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关于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2 关于青年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3 关于基层青年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 | 第12页 |
1.3.4 关于石油行业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层青年员工激励机制理论阐释 | 第16-21页 |
2.1 基层青年员工界定 | 第16-17页 |
2.1.1 基层青年员工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基层青年员工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 激励机制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2.2.1 激励 | 第17-18页 |
2.2.2 激励机制及类型 | 第18-19页 |
2.2.3 基层青年员工激励机制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采油七厂基层青年员工激励机制运行现状 | 第21-33页 |
3.1 采油七厂基本情况 | 第21-25页 |
3.1.1 大庆油田发展概况及行业特点 | 第21页 |
3.1.2 采油七厂简介 | 第21-22页 |
3.1.3 采油七厂组织结构及干部队伍 | 第22-23页 |
3.1.4 采油七厂基层青年员工群体特征 | 第23-25页 |
3.2 基层青年员工激励需求调查分析 | 第25-27页 |
3.2.1 调查说明 | 第25页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3.3 基层青年员工激励机制运行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3.3.1 物质激励 | 第27-28页 |
3.3.2 环境激励 | 第28-29页 |
3.3.3 能力激励 | 第29-30页 |
3.3.4 成就激励 | 第30-31页 |
3.3.5 现行激励机制的成效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采油七厂基层青年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3-39页 |
4.1 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4.1.1 薪酬激励存在“一刀切”现象 | 第33-34页 |
4.1.2 环境激励定位不精准 | 第34页 |
4.1.3 培训开发力度不足 | 第34-35页 |
4.1.4 缺乏正向成就激励 | 第35-37页 |
4.2 现行激励机制不足的原因 | 第37-39页 |
4.2.1 激励机制设计与青年需求不匹配 | 第37页 |
4.2.2 激励机制执行不到位 | 第37-38页 |
4.2.3 管理者对基层青年激励重视不够 | 第38-39页 |
第五章 采油七厂基层青年员工激励机制优化设计方案 | 第39-50页 |
5.1 基层青年员工激励机制优化设计的原则 | 第39页 |
5.2 基层青年员工激励机制优化设计的方案 | 第39-47页 |
5.2.1 完善薪酬福利保障,满足青年物质需要 | 第40-41页 |
5.2.2 强化基层思想导航,营造良好主观环境 | 第41-42页 |
5.2.3 增加培训支持力度,注重青年能力提高 | 第42-43页 |
5.2.4 关注青年发展需求,完善成就激励手段 | 第43-47页 |
5.3 基层青年员工激励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7-50页 |
5.3.1 建立约束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 第47页 |
5.3.2 加强双向沟通,提供思想保障 | 第47-48页 |
5.3.3 拓宽晋升渠道,净化激励环境 | 第48-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