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高校大学生MOOC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问题提出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评述第11-14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3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本研究相关理论基础第17-25页
    2.1 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第17-19页
        2.1.1 MOOC的发展历程第17-18页
        2.1.2 MOOC的主要特征第18-19页
    2.2 感知价值理论第19-21页
        2.2.1 感知价值的定义第19-20页
        2.2.2 价值接受模型第20-21页
    2.3 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第21-24页
        2.3.1 D&M模型的提出第21-22页
        2.3.2 D&M模型的改进第22-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高校大学生MOOC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第25-35页
    3.1 理论模型构建第25-26页
    3.2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第26-29页
        3.2.1 采纳意愿第26页
        3.2.2 感知价值第26页
        3.2.3 感知有用性第26-27页
        3.2.4 感知易用性第27页
        3.2.5 感知趣味性第27-28页
        3.2.6 感知成本第28页
        3.2.7 感知风险第28页
        3.2.8 信息质量第28-29页
        3.2.9 系统质量第29页
        3.2.10 服务质量第29页
    3.3 研究设计第29-34页
        3.3.1 测量量表设计第30-33页
        3.3.2 问卷设计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高校大学生MOOC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检验与分析第35-54页
    4.1 预调查分析第35-37页
        4.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35页
        4.1.2 前测信度分析第35-37页
    4.2 正式调查分析第37-53页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7-38页
        4.2.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38-39页
        4.2.3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9-46页
        4.2.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46-50页
        4.2.5 中介效应分析第50-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高校大学生MOOC采纳意愿提升策略第54-65页
    5.1 提高高校大学生对MOOC的感知有用性第54-56页
        5.1.1 从提高信息质量的角度考虑第54-55页
        5.1.2 从提高系统质量的角度考虑第55-56页
    5.2 提高高校大学生对MOOC的感知趣味性第56-59页
        5.2.1 提高课程内容的趣味性第57页
        5.2.2 提高课程环节的趣味性第57-59页
    5.3 提高高校大学生对MOOC的感知易用性第59-61页
        5.3.1 从提高信息质量的角度考虑第59-60页
        5.3.2 从提高系统质量的角度考虑第60-61页
    5.4 降低高校大学生对MOOC的感知风险第61-64页
        5.4.1 降低MOOC的经济风险第61-62页
        5.4.2 降低MOOC的隐私风险第62-63页
        5.4.3 降低MOOC的回报风险第63-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 高校大学生MOOC采纳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73-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凤城东站配套建设项目融资管理研究
下一篇: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路线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