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第一节 互联网——社会交往的新平台 | 第12-16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16-2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25-30页 |
第二章 听觉障碍青少年网络交友分析 | 第30-74页 |
第一节 听觉障碍青少年网络交友现状调查 | 第30-39页 |
第二节 听觉障碍青少年网络交友访谈资料分析 | 第39-46页 |
第三节 听觉障碍青少年网络聊天记录的文本分析 | 第46-53页 |
第四节 听觉障碍青少年对网络功能的认知 | 第53-58页 |
第五节 听觉障碍青少年网络友谊质量分析 | 第58-74页 |
第三章 群体与群体认同 | 第74-113页 |
第一节 群体与网络群体 | 第74-85页 |
第二节 群体认同与网络群体认同 | 第85-102页 |
第三节 群体认同的测量 | 第102-113页 |
第四章 听觉障碍青少年群体认同的实证研究 | 第113-154页 |
第一节 《青少年群体认同问卷》在听觉障碍青少年中的试用 | 第113-124页 |
第二节 听觉障碍青少年群体认同特点分析 | 第124-130页 |
第三节 听觉障碍青少年群体认同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 第130-139页 |
第四节 听觉障碍青少年网络群体认同研究 | 第139-154页 |
第五章 总讨论与总结 | 第154-162页 |
第一节 总讨论 | 第154-158页 |
第二节 总结 | 第158-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72页 |
附录一 网络交友访谈记录 | 第172-185页 |
附录二 网络聊天记录文本及其初步分析 | 第185-196页 |
附录三 网络交友现状问卷与网络功能问卷 | 第196-198页 |
附录四 友谊质量问卷 | 第198-200页 |
附录五 自我同一性问卷 | 第200-201页 |
附录六 青少年群体认同问卷(修改版) | 第201-204页 |
作者简历以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04-205页 |
后记 | 第205-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