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2 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 第12-20页 |
·概念的定义 | 第12页 |
·概念的解析 | 第12-13页 |
·化学概念的重要性 | 第13-15页 |
·初中化学概念的特征 | 第15-16页 |
·抽象性 | 第15页 |
·阶段性 | 第15页 |
·系统性 | 第15-16页 |
·初中化学概念的分类 | 第16-17页 |
·物质及其组成的概念 | 第16页 |
·物质结构的概念 | 第16页 |
·物质性质的概念 | 第16-17页 |
·物质变化的概念 | 第17页 |
·化学量的概念 | 第17页 |
·化学用语的概念 | 第17页 |
·影响初中化学概念的形成因素 | 第17-18页 |
·概念的定义性特征 | 第17页 |
·概念间的联系 | 第17-18页 |
·学生学习概念的方式 | 第18页 |
·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概念的有效教学 | 第18-20页 |
3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 第20-26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22页 |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 | 第22-24页 |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 第24-26页 |
4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的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教师因素 | 第26-27页 |
·学生因素 | 第27-29页 |
·确立概念转变学习观 | 第27页 |
·学生的认知策略 | 第27-28页 |
·正视前概念的影响 | 第28页 |
·学生的的学习方法 | 第28-29页 |
5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29-39页 |
·提高学生元认知教学策略 | 第29-30页 |
·概念形成与同化相互渗透的教学策略 | 第30-32页 |
·化学概念的精讲教学策略 | 第32-34页 |
·促进学生化学概念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 | 第34-36页 |
·梳理概念知识,建立概念网络策略 | 第36-39页 |
6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第39-51页 |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 第39-44页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教学设计 | 第44-51页 |
7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分析 | 第51-60页 |
·初三学生化学常识的情况调查(附录一) | 第51-52页 |
·初三学生化学基本概念的情况调查(附录二) | 第52页 |
·初三学生学习现状及学习方法调查(附录三) | 第52-53页 |
·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附录四) | 第53-54页 |
·学生课堂有效行为的调查(附录五) | 第54-55页 |
·历次成绩分析 | 第55-60页 |
8 课题总结及展望 | 第60-62页 |
·课题总结 | 第60页 |
·课题中的问题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71页 |
学生问卷调查一: 初三学生化学常识的情况调查问卷 | 第64-65页 |
学生问卷调查二: 初三学生化学基本概念的情况调查问卷 | 第65-66页 |
学生问卷调查三: 初三学生学习现状及学习方法调查问卷 | 第66-68页 |
学生问卷调查四: 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 | 第68-70页 |
学生问卷调查五: 学生课堂有效行为的调查问卷 | 第70-71页 |
论文作者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