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7页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6-1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2.1 理论价值 | 第1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5 研究创新 | 第25-2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7-39页 |
2.1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质量 | 第27-31页 |
2.1.1 实证研究方面 | 第27-29页 |
2.1.2 理论和规范研究方面 | 第29-31页 |
2.2 审计师法律责任与审计质量 | 第31-35页 |
2.2.1 法律制度严厉程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 第31-33页 |
2.2.2 法律诉讼赔偿责任及分担方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35-39页 |
第3章 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的总体影响 | 第39-69页 |
3.1 引言 | 第39-41页 |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41-44页 |
3.2.1 理论分析 | 第41-43页 |
3.2.2 研究假设 | 第43-44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44-51页 |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3.3.2 计量模型与变量含义 | 第45-51页 |
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1-60页 |
3.4.1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 | 第51-53页 |
3.4.2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3-60页 |
3.5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第60-66页 |
3.5.1 进一步分析 | 第60-65页 |
3.5.2 稳健性检验 | 第65-6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4章 事务所转制、审计师个人特征与审计质量——会计稳健性视角 | 第69-100页 |
4.1 引言 | 第69-72页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72-77页 |
4.2.1 理论分析 | 第72-76页 |
4.2.2 研究假设 | 第76-77页 |
4.3 研究设计 | 第77-81页 |
4.3.1 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第77-80页 |
4.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80-81页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81-92页 |
4.4.1 描述性统计 | 第81-82页 |
4.4.2 多元回归分析 | 第82-92页 |
4.5 进一步测试 | 第92-94页 |
4.6 稳健性检验与替代性解释的排除 | 第94-98页 |
4.6.1 稳健性检验 | 第94-97页 |
4.6.2 替代性解释的排除 | 第97-9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5章 事务所转制、客户异质性与审计质量——审计报告谨慎性视角 | 第100-132页 |
5.1 引言 | 第100-102页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102-106页 |
5.2.1 理论分析 | 第102-104页 |
5.2.2 研究假设 | 第104-106页 |
5.3 研究设计 | 第106-111页 |
5.3.1 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第106-110页 |
5.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110-111页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11-120页 |
5.4.1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 | 第111-114页 |
5.4.2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14-120页 |
5.5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第120-130页 |
5.5.1 进一步分析 | 第120-128页 |
5.5.2 稳健性检验 | 第128-13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结语 | 第132-139页 |
致谢 | 第139-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