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

行星齿轮传动磨损行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第8-9页
    1.2 行星传动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第9-10页
        1.2.1 集中参数模型第9页
        1.2.2 分布质量模型第9-10页
        1.2.3 刚柔混合模型第10页
    1.3 齿轮的磨损研究现状第10-12页
    1.4 齿轮的修形研究现状第12-13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逻辑思路第13-15页
第二章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建模第15-30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行星齿轮动力学模型第15-19页
        2.2.1 运动方程第16-18页
        2.2.2 啮合刚度激励和位移激励第18-19页
    2.3 磨损方程及计算流程第19-24页
        2.3.1 接触压力分析第20-22页
        2.3.2 滑动距离计算第22-23页
        2.3.3 磨损系数计算第23-24页
        2.3.4 磨损深度的计算第24页
    2.4 行星轮系磨损模型第24-29页
    2.5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行星齿轮齿面磨损分析第30-49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工况参数影响分析第30-34页
        3.2.1 循环次数的影响第30-31页
        3.2.2 行星轮数目的影响第31-32页
        3.2.3 构件固定模式的影响第32-33页
        3.2.4 变位系数的影响第33-34页
    3.3 啮合错位对齿面磨损深度的影响第34-43页
        3.3.1 偏差的定义第35-37页
        3.3.2 单一方向偏差的最大磨损分析第37-38页
        3.3.3 两个方向偏差的最大磨损分析第38-39页
        3.3.4 复合方向偏差的最大磨损分析第39-41页
        3.3.5 存在偏差的齿面磨损分析第41-43页
    3.4 齿面磨损与动力学特性间的相互影响第43-47页
        3.4.1 齿面磨损对啮合刚度的影响第44-45页
        3.4.2 齿面磨损对传递误差的影响第45-46页
        3.4.3 齿面磨损对动态啮合力的影响第46-47页
    3.5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行星齿轮中修形对传动特性影响分析第49-61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计入修形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磨损分析第49-54页
        4.2.1 行星轮系最佳修形的确定第49-53页
        4.2.2 研究修形前后磨损分布第53-54页
    4.3 修形对轮系传动特性影响分析第54-60页
        4.3.1 修形对行星传动系统内部激励的影响第54-58页
        4.3.2 修形对行星传动系统动态啮合力的影响第58-60页
    4.4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全文总结第61-62页
    5.2 研究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不均匀性及其对失超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