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选题来源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第一节 非连续性文本与汉字构形学概述 | 第17-25页 |
一、非连续性文本 | 第17-21页 |
二、汉字构形学 | 第21-25页 |
第二节 汉字构形学原理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影响 | 第25-35页 |
一、汉字构形学原理构成非连续性文本的组成部分 | 第25-30页 |
二、汉字构形理论使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更具文化性 | 第30-35页 |
第三节 汉字构形学影响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 第35-43页 |
一、通过汉字构形原理开发非连续性文本课程资源 | 第35-38页 |
二、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树立汉字思维 | 第38-40页 |
三、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 | 第40-42页 |
四、识字与阅读互相推动、齐头并进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一、著作 | 第45页 |
二、期刊 | 第45-46页 |
三、论文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