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关系形式概念的教育资源语义模型研究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1章 绪论第16-2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第18-25页
        1.2.1 标准元数据模型第18-20页
        1.2.2 关系和面向对象资源模型第20-21页
        1.2.3 VSM的资源模型第21页
        1.2.4 XML/RDFS资源模型第21-22页
        1.2.5 主题地图资源模型第22页
        1.2.6 本体资源模型第22-23页
        1.2.7 语义链网络资源模型第23-25页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5-28页
        1.3.1 资源语义模型的研究思路第25-26页
        1.3.2 资源语义模型的组成第26页
        1.3.3 研究内容组织第26-28页
第2章 资源语义模型相关技术第28-39页
    2.1 背景知识获取技术第28-33页
        2.1.1 实体概念的获取第28-30页
        2.1.2 概念间关系的获取第30-32页
        2.1.3 背景知识的评价第32-33页
    2.2 形式概念分析FCA第33-36页
    2.3 文本语义特征的获取与表达第36-37页
    2.4 资源关联语义链网络第37-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基于FCA的背景知识获取与表达模型第39-64页
    3.1 问题的提出第39-40页
    3.2 相关工作第40-41页
    3.3 关系形式概念模型RFCM第41-47页
        3.3.1 关系形式概念(RFC)第42-45页
        3.3.2 谓词概念(PC)第45-46页
        3.3.3 关系形式概念连通第46-47页
    3.4 基于RFCM的背景知识获取第47-51页
        3.4.1 关系形式概念的初始化第47-48页
        3.4.2 关系形式概念的扩展学习第48-51页
    3.5 RFCM算法实现第51-52页
    3.6 RFCM原型系统及验证分析第52-63页
        3.6.1 系统环境及系统组成第52-53页
        3.6.2 关系形式概念的初始化实现与分析第53-56页
        3.6.3 关系形式概念扩展学习实现与分析第56-62页
        3.6.4 获取的关系形式概念格第62-63页
    3.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基于关系形式概念的资源主题模型第64-80页
    4.1 问题的提出第64页
    4.2 相关工作第64-65页
    4.3 关系形式概念主题模型(RFCTM)第65-69页
    4.4 RFCTM的资源主题抽取策略第69页
        4.4.1 词条主题文本离散主题计算第69页
        4.4.2 离散主题的连通合并第69页
    4.5 算法实现第69-71页
    4.6 实验与评测第71-79页
        4.6.1 实验环境第71页
        4.6.2 实验数据第71-72页
        4.6.3 实验结果分析第72-76页
        4.6.4 RFCTMS的教育资源应用示例第76-79页
    4.7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教育资源语义模型第80-96页
    5.1 问题的提出第80-81页
    5.2 相关工作第81-83页
        5.2.1 人类记忆认知基础第81-82页
        5.2.2 人类记忆认知启示第82-83页
    5.3 教育资源关联语义链网络第83-88页
        5.3.1 模型整体框架与特点第83-85页
        5.3.2 资源关联语义链网络构建第85-88页
    5.4 教育资源标识步骤第88-89页
    5.5 算法实现第89-90页
    5.6 实验与评测第90-95页
        5.6.1 实验环境第90页
        5.6.2 实验数据第90-91页
        5.6.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1-95页
    5.7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6章 教育资源语义模型的扩展第96-110页
    6.1 问题的提出第96页
    6.2 相关技术第96-98页
    6.3 KALN的扩展第98-101页
        6.3.1 KALN扩展策略第98-100页
        6.3.2 KALN具体扩展步骤第100-101页
    6.4 RALN的扩展第101-102页
    6.5 KALN与RALN的增量扩展第102-103页
    6.6 模型扩展算法实现第103-105页
    6.7 实验与评测第105-109页
        6.7.1 实验环境第105页
        6.7.2 实验数据第105页
        6.7.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05-109页
    6.8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10-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市场化转型与中国OFDI研究
下一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