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调研与分析 | 第14-21页 |
一、教材篇目调查结果分析 | 第14-15页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15-19页 |
(一)学习兴趣不浓厚 | 第15-16页 |
(二)对现当代诗歌内容共鸣度低 | 第16-17页 |
(三)对现当代诗歌教学价值的不理解 | 第17-19页 |
三、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第19-21页 |
(一)教学状态堪忧 | 第19-20页 |
(二)教学观念局限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材与教学的问题与成因 | 第21-25页 |
一、教材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一)现当代诗歌篇目少且不均 | 第21页 |
(二)考查形式单一 | 第21-22页 |
(三)教学模式单一 | 第22页 |
二、教材与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2-25页 |
(一)现当代诗歌文体特点的制约 | 第22-23页 |
(二)课堂知识较难转化为实践能力 | 第23页 |
(三)教与学均缺乏主动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策略的实施 | 第25-37页 |
一、以审美教育观念为指导 | 第25页 |
二、丰富教材与考查方式,提高教与学的主动性 | 第25-28页 |
(一)完善校本教材,满足教学需要 | 第25-26页 |
(二)完善评价方式与方法 | 第26-27页 |
(三)提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第27-28页 |
三、教学模式与具体策略 | 第28-37页 |
(一)选修课中实现诗歌分层教学 | 第28-29页 |
(二)专题教学法的螺旋式循环 | 第29-30页 |
(三)诗歌细读教学法 | 第30-34页 |
(四)诗歌参读教学法 | 第34-35页 |
(五)以写促读,加强实践练习 | 第35-37页 |
第四章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设计与反思——以《再别康桥》为例 | 第37-40页 |
一、《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第37-39页 |
(一)课型及课时 | 第37页 |
(二)教学目标设计 | 第37页 |
(三)教学重难点设计 | 第37页 |
(四)教学过程设计 | 第37-38页 |
(五)作业设计 | 第38-39页 |
二、教学反思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