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表格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 第19-26页 |
·资产减值的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21-25页 |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21-22页 |
·盈余管理存在的前提条件 | 第22-23页 |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6-28页 |
·资产减值为盈余管理提供空间 | 第26页 |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数据分析 | 第28-49页 |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数据分析 | 第28-46页 |
·数据分析概述 | 第28-29页 |
·主板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数据分析 | 第29-36页 |
·中小板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数据分析 | 第36-40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数据分析 | 第40-42页 |
·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比较分析 | 第42-46页 |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进一步抑制盈余管理的建议 | 第49-56页 |
·不断发展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则,抑制盈余管理 | 第49-51页 |
·减少资产减值准则中人为的可操作空间 | 第49页 |
·转回资产减值仍然有必要性 | 第49-50页 |
·提高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质量 | 第50-51页 |
·在资产减值准则中增加资产减值运行情况评价标准 | 第51页 |
·改善我国执行资产减值准则的环境,抑制盈余管理 | 第51-55页 |
·提高人员素质 | 第51-52页 |
·不断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52页 |
·不断完善企业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 | 第52-53页 |
·强化外部对资产减值运行情况的监督作用 | 第53-54页 |
·加强上市公司诚信体系建设 | 第54页 |
·重点加强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的建设 | 第54-55页 |
·重点培养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投资者的投资理性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6-59页 |
1、研究结论 | 第56页 |
2、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