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6页 |
表格清单 | 第16-17页 |
图示清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8-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研究问题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49页 |
·英语小句关系研究 | 第21-27页 |
·小句关系研究 | 第21-24页 |
·逻辑-语义关系研究 | 第24-26页 |
·修辞结构关系研究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页 |
·汉语句际关系研究 | 第27-33页 |
·汉语复句研究概况 | 第28-30页 |
·复句的定义 | 第28-29页 |
·复句的分类 | 第29-30页 |
·流水句和主题句的研究 | 第30-33页 |
·流水句的相关研究 | 第30-31页 |
·主题句的相关研究 | 第31-32页 |
·句群的相关研究 | 第32-33页 |
·英汉转折关系研究 | 第33-47页 |
·转折关系的含义 | 第33-35页 |
·英语转折关系的含义 | 第33-34页 |
·汉语转折复句的含义 | 第34-35页 |
·本文转折关系的含义 | 第35页 |
·转折关系的分类 | 第35-44页 |
·英语转折关系的分类 | 第35-38页 |
·汉语转折复句的分类 | 第38-41页 |
·本文转折关系的分类 | 第41-44页 |
·转折关系的识别手段 | 第44-47页 |
·显性转折关系的识别手段 | 第44-46页 |
·隐性转折关系的识别手段 | 第46-47页 |
·本文显性、隐性转折关系的确定及识别手段 | 第47页 |
·英汉转折关系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47-49页 |
·研究现状 | 第47-48页 |
·存在问题 | 第48-49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49-74页 |
·对比修辞学 | 第49-52页 |
·传统对比修辞学研究 | 第50-51页 |
·20 世纪 80-90 年代对比修辞学的发展 | 第51-52页 |
·后对比修辞学 | 第52页 |
·语篇模式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52-61页 |
·西方语篇模式理论 | 第53-55页 |
·汉语语篇模式理论 | 第55-57页 |
·“起承转合”模式 | 第55-56页 |
·论证体的语篇模式 | 第56页 |
·议论文的语篇模式 | 第56-57页 |
·本文对语篇模式的界定 | 第57-61页 |
·情景-评价模式 | 第57-59页 |
·概括-具体模式 | 第59-60页 |
·主张-反主张模式 | 第60-61页 |
·预设理论 | 第61-67页 |
·相关概念 | 第61-63页 |
·相关研究 | 第63-64页 |
·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 第64-66页 |
·预设触发语 | 第66页 |
·预设与焦点和信息结构 | 第66-67页 |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 第67-72页 |
·威廉·冯·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 | 第67-69页 |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第69-71页 |
·国内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探讨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语料来源与数据统计方法 | 第74-81页 |
·语料收集 | 第74-75页 |
·数据清洗 | 第75页 |
·语料标注 | 第75-77页 |
·小句划分 | 第77-80页 |
·数据统计 | 第80-81页 |
第五章 英汉学术期刊论文中转折关系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 第81-97页 |
·转折关系的总体分布及常见关联词语 | 第81-88页 |
·英文学术期刊论文中常见的转折关联词语 | 第81-85页 |
·显性关联词语 | 第81-84页 |
·隐性词语标志 | 第84-85页 |
·中文学术期刊论文中常见的转折关联词语 | 第85-88页 |
·显性关联词语 | 第85-88页 |
·隐性词语标志 | 第88页 |
·各类型转折关系的分布 | 第88-91页 |
·总体情况 | 第88-89页 |
·显性和隐性转折关系的分布 | 第89-91页 |
·三种语篇模式中转折关系的分布 | 第91-96页 |
·英汉学术论文语篇模式使用情况 | 第91页 |
·各类型语篇模式中转折关系的分布 | 第91-96页 |
·“情景-评价”模式 | 第91-93页 |
·“概括-具体”模式 | 第93-94页 |
·“主张-反主张”模式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六章 英汉学术期刊论文中转折关系表现形式的对比分析 | 第97-143页 |
·英汉相反转折关系 | 第97-104页 |
·表现形式 | 第97-102页 |
·语义结构 | 第97-99页 |
·表现手段 | 第99-102页 |
·预设关系 | 第102-104页 |
·小结 | 第104页 |
·英汉对比转折关系 | 第104-111页 |
·语义结构 | 第104-107页 |
·对比对象相同 | 第104-106页 |
·对比对象相异 | 第106-107页 |
·表现手段 | 第107-110页 |
·显性对比关系的实现方法 | 第108-109页 |
·隐性对比关系的实现方法 | 第109-110页 |
·小结 | 第110-111页 |
·英汉修正转折关系 | 第111-119页 |
·语义结构 | 第111-115页 |
·语义否定 | 第111-112页 |
·语用否定 | 第112-114页 |
·语义补充 | 第114-115页 |
·表现手段 | 第115-117页 |
·显性表现手段 | 第115-117页 |
·隐性表现手段 | 第117页 |
·语意焦点 | 第117-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英汉删除转折关系 | 第119-125页 |
·语义内容 | 第119-120页 |
·表现形式 | 第120-121页 |
·显性的表现方法 | 第120-121页 |
·隐性的判断方法 | 第121页 |
·删除关系出现的位置 | 第121-124页 |
·段落起始处 | 第122-123页 |
·段落中间处 | 第123-124页 |
·段落结尾处 | 第124页 |
·小结 | 第124-125页 |
·英汉让步转折关系 | 第125-134页 |
·语义结构 | 第125-126页 |
·语义类型 | 第126-129页 |
·直言让步句:表示事实和让步 | 第126-128页 |
·假言让步句:表示假设和让步 | 第128-129页 |
·表现手段 | 第129-130页 |
·显性表达词语 | 第129-130页 |
·隐性词语标记 | 第130页 |
·预设关系 | 第130-133页 |
·直言让步句 | 第130-131页 |
·假言让步句 | 第131-133页 |
·语意焦点 | 第133-134页 |
·小结 | 第134页 |
·英汉假转转折关系 | 第134-141页 |
·假转句的类型 | 第135-137页 |
·条件性假转句 | 第135-136页 |
·因果性假转句 | 第136页 |
·需求性假转句 | 第136页 |
·选择性假转句 | 第136-137页 |
·表现手段 | 第137-138页 |
·显性词语 | 第137-138页 |
·隐性标记 | 第138页 |
·假转句的结构 | 第138-139页 |
·预设关系 | 第139-140页 |
·小结 | 第140-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3页 |
第七章 英汉学术期刊论文中转折关系篇章功能的对比研究 | 第143-155页 |
·句群间转折关系功能 | 第143-147页 |
·匹配功能 | 第143-145页 |
·否认功能 | 第143-144页 |
·比较功能 | 第144页 |
·否定-修正功能 | 第144-145页 |
·一般-具体功能 | 第145页 |
·逻辑-顺序功能 | 第145-147页 |
·问题-反应功能 | 第146页 |
·原因-结果功能 | 第146-147页 |
·情形-事件功能 | 第147页 |
·段落间转折关系功能 | 第147-152页 |
·解释功能 | 第148-149页 |
·补充功能 | 第149页 |
·延展功能 | 第149-150页 |
·对比功能 | 第150-151页 |
·概括功能 | 第151-152页 |
·全篇层面转折关系功能 | 第152-154页 |
·统领功能 | 第152-153页 |
·总结功能 | 第153-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八章 转折关系与学术期刊论文中“问题”提出的关系 | 第155-165页 |
·语言模式与思维模式 | 第155-161页 |
·情景-评价模式中“问题”提出的表现方式 | 第155-157页 |
·由转折关系引出问题 | 第155-156页 |
·由因果关系或并列关系引出问题 | 第156-157页 |
·主张-反主张模式中“问题”提出的表现手段 | 第157-159页 |
·由转折关系引出问题 | 第158-159页 |
·由并列关系引出问题 | 第159页 |
·概括-具体模式中“问题”提出的表现手段 | 第159-161页 |
·由转折关系引出问题 | 第159-161页 |
·由并列关系引出问题 | 第161页 |
·转折关系与“问题”意识的关系 | 第161-162页 |
·英汉提出“问题”的转折关系的表现方式 | 第162-163页 |
·转折关系是建构“问题-反应”模式的最基本小句关系 | 第163-165页 |
第九章 总结 | 第165-170页 |
·主要发现 | 第165-16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68-169页 |
·研究中的不足 | 第169页 |
·对今后研究的启示 | 第169-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80页 |
附录 | 第180-197页 |
附录1 学术期刊论文篇名、出处 | 第180-183页 |
附录2 英汉相反转折关系 | 第183-185页 |
附录3 英汉对比转折关系 | 第185-187页 |
附录4 英汉修正转折关系 | 第187-189页 |
附录5 英汉删除转折关系 | 第189-191页 |
附录6 英汉让步转折关系 | 第191-193页 |
附录7 英汉假言转折关系 | 第193-195页 |
附录8 英汉隐性转折关系 | 第195-197页 |
致谢 | 第197-19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