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

油茶籽油掺假测定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油茶籽油概述第12-14页
     ·油茶籽油资源第12页
     ·油茶籽油主要营养及保健功能第12-13页
     ·食用植物油掺假情况第13-14页
   ·食用植物油掺杂研究方法第14-18页
     ·理化分析法第14页
     ·光谱分析法第14-15页
     ·色谱分析法第15-17页
       ·气相色谱法第16页
       ·液相色谱法第16-17页
     ·其他方法第17-18页
     ·展望第18页
   ·固相微萃取技术第18-25页
     ·固相微萃取的发展历程第18页
     ·固相微萃取装置及原理第18-19页
     ·SPME萃取模式第19页
     ·影响因素第19-21页
       ·萃取头类型第19-20页
       ·萃取时间第20页
       ·萃取温度第20-21页
       ·无机盐效应与pH值第21页
       ·衍生化反应第21页
       ·搅拌方式第21页
     ·固相微萃取的应用第21-25页
       ·植物油溶剂残留的分析第22页
       ·植物油香气组分分析第22-23页
       ·植物油中污染物的测定第23-24页
       ·评价植物油氧化程度或氧化稳定性第24-25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基于脂肪酸组成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油茶籽油掺杂的研究第25页
     ·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分析油茶籽油掺杂的研究第25-26页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油茶籽油掺杂的研究第26-27页
第2章 基于脂肪酸组成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油茶籽油掺杂的方法研究第27-37页
   ·前言第27页
   ·实验部分第27-28页
     ·仪器和试剂第27页
     ·植物油样品第27-28页
     ·仪器测定条件第28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6页
     ·条件优化第28-29页
     ·几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第29-32页
     ·掺杂油茶籽油特征脂肪酸组分的确定第32-34页
     ·掺杂油茶籽油中掺杂量的测定第34-35页
     ·重复性与回收率第35-36页
   ·结论与讨论第36-37页
第3章 静态顶空-气质联用法检测油茶籽油掺杂的方法研究第37-51页
   ·前言第37页
   ·实验部分第37-38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7页
     ·实验条件第37-38页
     ·样品处理第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9页
     ·平衡温度的选择第38-40页
     ·平衡时间的选择第40-41页
     ·四种植物油可挥发性成分第41-49页
       ·油茶籽油可挥发性成分种类与含量第41-44页
       ·其它几种植物油可挥发性物质总离子流谱图第44-47页
       ·植物油可挥发性成分差异比较第47-49页
     ·模拟掺杂,测定油茶籽油含量第49页
   ·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第4章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油茶籽油毛油掺杂的方法研究第51-75页
   ·前言第51页
   ·实验部分第51-73页
     ·试验材料第51页
     ·实验仪器第51-52页
     ·仪器条件第52页
     ·SPME操作及样品处理第52页
     ·实验条件优化第52-59页
       ·萃取头选择第52-53页
       ·萃取温度的选择第53-55页
       ·样品用量的选择第55-56页
       ·平衡时间第56页
       ·萃取时间选择第56-57页
       ·搅拌速度的选择第57-59页
       ·解析温度及时间的选择第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73页
       ·油茶籽油挥发性成分第59-65页
       ·优化的条件对特征目标物质相对含量的影响第65页
       ·油茶籽油中掺杂菜籽油测定结果第65-67页
       ·油茶籽油中掺杂大豆油方法建立第67-69页
       ·油茶籽油中掺杂玉米油方法建立第69-71页
       ·油茶籽油中掺杂棉籽油方法建立第71-73页
   ·结论与讨论第73-7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结论第75-76页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季铵盐高分子抗菌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下一篇:新型酰基茚酮荧光染料合成及量子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