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2页 |
一、缘起与意义 | 第10-14页 |
二、校本课程的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三、国内外校本课程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四、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 第19-20页 |
五、探究创新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 第22-26页 |
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 | 第22页 |
二、形成学校特色与品牌的需要 | 第22-24页 |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 第24页 |
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成功轨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26-38页 |
一、《成功轨迹》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6-34页 |
1、《成功轨迹》开发的必要性 | 第26-31页 |
2、《成功轨迹》开发的可行性 | 第31-34页 |
二、《成功轨迹》开发与写作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4-38页 |
1、必要性:对语文写作教学的有益补充 | 第34-37页 |
2、可行性:优质的师资和学生资源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成功轨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第38-62页 |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概况 | 第38-40页 |
二、校本教材编写的具体内容 | 第40-61页 |
1、教材编写活动的目标与原则 | 第40-41页 |
2、编写《成功轨迹》教材的简要历程 | 第41-42页 |
3、自编教材简要内容(目录摘抄) | 第42-43页 |
4、教材编写中的语文写作实践活动的展开 | 第43-46页 |
5、编写校本教材中的写作教学活动案例 | 第46-61页 |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做法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反馈、问题、对策与建议 | 第62-75页 |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馈 | 第62-68页 |
1、学生的调查与反馈 | 第62-64页 |
2、教师的调查与反馈 | 第64-68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68-72页 |
1、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 第68-70页 |
2、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广度不够 | 第70-71页 |
3、学校为顺应改革潮流而产生的形式主义和仓促出成果的急躁心态 | 第71-72页 |
三、对策与建议 | 第72-75页 |
1、去掉一些缺少人文关怀的硬性规定,搭建一些满足教师内在需求的上升平台 | 第72-73页 |
2、满足学生需求、扩大学生的参与度、给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 | 第73-74页 |
3、建立民主、开放、科学、务实的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 | 第74-75页 |
结束语 | 第75-77页 |
附录 | 第77-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