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系统通舱管件的动力学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4页 |
·通舱管件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数值模拟技术在减振领域的应用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振动理论基础 | 第18-35页 |
·离散系统的振动理论 | 第18-22页 |
·无阻尼多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 第18-19页 |
·比例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 | 第19页 |
·比例阻尼系统的强迫振动 | 第19-20页 |
·阻尼概念与分类 | 第20-22页 |
·连续系统的振动 | 第22-32页 |
·梁的横向振动 | 第22-26页 |
·简支梁集中载荷下的动响应 | 第26-27页 |
·薄板的横振动 | 第27-31页 |
·板的动响应 | 第31-32页 |
·连续系统振动的近似解法 | 第32-34页 |
·集中质量法 | 第32页 |
·广义坐标法 | 第32-33页 |
·有限元法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ANSYS 接触分析与减振器设计 | 第35-43页 |
·ANSYS 接触分析理论知识 | 第35-36页 |
·接触方式 | 第35-36页 |
·接触分析基本步骤 | 第36页 |
·减振器设计的基本原理 | 第36-39页 |
·隔振的分类 | 第36-37页 |
·振动的传递 | 第37-38页 |
·传递系数的物理意义 | 第38-39页 |
·隔振效率,幅降倍数与隔振系数 | 第39页 |
·减振器的设计 | 第39-42页 |
·减振器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减振器材料的弹性模量 | 第40页 |
·减振器的设计公式 | 第40-41页 |
·减振器的设计步骤 | 第41-42页 |
·本论文中减振器设计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减振器接触分析数值模拟 | 第43-51页 |
·材料属性定义 | 第43页 |
·建立海水通舱管件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43-44页 |
·约束与载荷施加 | 第44页 |
·接触分析模拟结果 | 第44-50页 |
·轴向过盈取 0.1mm 模拟结果 | 第44-46页 |
·轴向过盈取 0.2mm 模拟结果 | 第46-48页 |
·轴向过盈取 0.3mm 模拟结果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通舱管件谐响应数值分析 | 第51-65页 |
·无减振装置通舱管件谐响应数值模拟 | 第51-56页 |
·材料属性与单元类型 | 第51页 |
·建立无减振装置通舱管件实体模型 | 第51页 |
·约束与载荷施加 | 第51页 |
·无减振装置通舱管件数值模拟结果 | 第51-56页 |
·柔性石墨减振装置通舱管件谐响应数值模拟 | 第56-62页 |
·材料属性与单元类型 | 第56页 |
·建立柔性石墨减振装置通舱管件实体模型 | 第56-57页 |
·约束与载荷施加 | 第57页 |
·柔性石墨减振装置通舱管件数值模拟结果 | 第57-62页 |
·减振效果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一、结论 | 第65页 |
二、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