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线路参数对车线动力响应影响分析及参数优化与匹配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第11-23页 |
·铁路运行速度分类与高速铁路定义 | 第11-12页 |
·世界各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我国铁路高速化发展概况 | 第15-17页 |
·高速磁浮技术发展概况 | 第17-23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23-24页 |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4-27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5-2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2章 线路主要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64页 |
·概述 | 第27页 |
·线路平面设计参数分析 | 第27-47页 |
·最小曲线半径 | 第27-35页 |
·缓和曲线线型与长度 | 第35-44页 |
·最大圆曲线半径 | 第44-46页 |
·夹直线与圆曲线最小长度 | 第46-47页 |
·线路纵断面设计参数分析 | 第47-51页 |
·坡度 | 第47-49页 |
·坡段长度 | 第49-50页 |
·坡段连接 | 第50-51页 |
·高速磁浮交通线路设计参数分析 | 第51-64页 |
·高速磁浮交通线路设计特点 | 第51-52页 |
·舒适度控制目标值 | 第52-54页 |
·平面 | 第54-59页 |
·纵断面 | 第59-61页 |
·横断面 | 第61-64页 |
第3章 高速铁路车辆/线路动力相互作用模型 | 第64-99页 |
·车辆模型 | 第64-73页 |
·基本假定与自由度 | 第64-66页 |
·车辆运动方程 | 第66-73页 |
·轨道模型 | 第73-80页 |
·轨道结构动力学模型 | 第73-75页 |
·轨道结构动力学方程 | 第75-80页 |
·线路条件模型 | 第80-84页 |
·线路几何线形 | 第80页 |
·线路平顺性 | 第80-84页 |
·轮轨关系模型 | 第84-93页 |
·轮轨接触几何 | 第85-88页 |
·轮轨作用力 | 第88-93页 |
·系统方程的求解 | 第93-95页 |
·系统程序设计 | 第95-96页 |
·程序验证 | 第96-99页 |
第4章 平纵横断面参数对车线动力性能影响研究 | 第99-131页 |
·动力学性能评价标准 | 第99-103页 |
·车辆运行安全性评价指标 | 第99-100页 |
·车辆运行平稳性评价指标 | 第100-102页 |
·轮轨作用力评价标准 | 第102-103页 |
·缓和曲线线型与长度影响 | 第103-113页 |
·低速条件下线型动力特性分析 | 第104-107页 |
·高中速条件下线型动力特性分析 | 第107-111页 |
·速度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超高方式影响 | 第113-116页 |
·夹直线与圆曲线最小长度影响 | 第116-120页 |
·平圆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0-127页 |
·竖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7-131页 |
第5章 平纵断面匹配对车线动力性能影响研究 | 第131-138页 |
·平竖曲线重叠设置问题 | 第131-132页 |
·平竖曲线重叠设置的不利影响 | 第131页 |
·平竖曲线重叠设置条件 | 第131-132页 |
·平竖曲线重叠设置对行车动力性能影响 | 第132-138页 |
第6章 线路设计方案车线动力性能评价研究 | 第138-150页 |
·线路设计方案动力性能评价方法 | 第138页 |
·案例分析 | 第138-15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0-153页 |
·研究结论 | 第150-152页 |
·未来展望 | 第152-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59页 |
作者简历 | 第159-16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