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
一、对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文献述评 | 第1-14页 |
(一) 对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国外文献 | 第9页 |
2、国内文献 | 第9-10页 |
(二) 对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文献评价 | 第10-14页 |
1、风险导向审计是先进的技术 | 第10-11页 |
2、风险导向审计与审计失败 | 第11-12页 |
3、风险导向审计与道德风险 | 第12-14页 |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 | 第14-23页 |
(一) 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 | 第14-17页 |
1、审计风险 | 第14-15页 |
2、控制风险导向审计 | 第15-16页 |
3、经营风险导向审计 | 第16-17页 |
(二) 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评价 | 第17-23页 |
1、从审计目标看风险导向审计 | 第17-18页 |
2、从风险分析的侧重点看风险导向审计 | 第18-20页 |
3、从内部控制看风险导向审计 | 第20页 |
4、从审计风险模型看风险导向审计 | 第20页 |
5、从审计程序看风险导向审计 | 第20-21页 |
6、从审计方法看风险导向审计 | 第21-23页 |
三、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探讨 | 第23-42页 |
(一) 我国目前的审计模式 | 第23-24页 |
1、实务上应用的审计模式 | 第23页 |
2、审计准则体现的审计模式 | 第23-24页 |
3、审计准则与审计实务的矛盾 | 第24页 |
(二) 在我国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性 | 第24-26页 |
1、适应社会需求和审计目标的变化 | 第24-25页 |
2、缓解事务所的经济压力 | 第25页 |
3、降低法律责任风险 | 第25-26页 |
4、提高事务所的技术竞争力 | 第26页 |
(三) 在我国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突出问题分析 | 第26-32页 |
1、缺乏大量能够满足要求的人才 | 第26-27页 |
2、对事务所应用新技术后的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 第27-32页 |
(四) 推进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 | 第32-42页 |
1、辩证的认识风险导向审计 | 第32-33页 |
2、探索和完善风险导向审计程序 | 第33-36页 |
3、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应用风险导向审计 | 第36-37页 |
4、加重法律责任 | 第37-39页 |
5、修订审计准则 | 第39-40页 |
6、加强同业互查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6-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