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体全息存储系统存在物像倍数误差下的像素匹配研究

第1章 引言第1-16页
   ·体全息存储技术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体全息存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第10-12页
   ·体全息存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第15-16页
第2章 系统中各关键组件对像素匹配的影响分析第16-33页
   ·本章引言第16-17页
   ·体全息存储及读出过程的分析第17-19页
   ·体全息数据存储信道第19-22页
     ·信道模型及其噪声第19-21页
     ·体全息数据存储系统及其信道模型第21-22页
   ·体全息数据存储信道第22-24页
     ·体全息数据存储-读出的数据流程第22-23页
     ·体全息数据存储-读出的噪声模型第23-24页
   ·像素对准和误码率第24-25页
   ·输入-输出器件性能对像素匹配的影响第25-30页
     ·输入器件第25-27页
     ·输出器件第27-29页
     ·输入器件与输出器件之间的成像关系第29-30页
   ·孔径光阑对像素匹配的影响第30-32页
     ·孔径光阑在系统中作用第30页
     ·孔径光阑的影响第30-32页
   ·本章总结第32-33页
第3章 降低体全息存储系统误码率的方法第33-44页
   ·本章引论第33页
   ·使用调制码降低误码率第33-35页
   ·使用均衡化方法降低误码率第35-38页
     ·迫零均衡化第35-37页
     ·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化第37-38页
   ·位移补偿算法第38-43页
     ·位移补偿算法理论分析第38-41页
     ·数值补偿像素匹配实验第41-43页
   ·本章总结第43-44页
第4章 一倍放大率下体全息图像读出的补偿算法第44-62页
   ·本章引论第44-45页
   ·体全息数据存储的放大率补偿算法第45-55页
     ·引入放大率补偿算法的思路第45-46页
     ·放大率补偿算法的应用背景第46-47页
     ·放大率补偿算法的理论分析第47-55页
   ·补偿算法和光学系统的改进第55-59页
     ·通用补偿算法第55-56页
     ·共轭法图像读出光路第56-59页
   ·共轭法体全息图像读取系统的放大率补偿模拟第59-61页
   ·本章总结第61-62页
第5章 放大率补偿实验和分析第62-74页
   ·本章引论第62页
   ·实验系统第62-64页
   ·图像处理流程图第64-65页
   ·放大率补偿实验和图像分析第65-68页
     ·放大率补偿实验第65-67页
     ·放大率补偿实验图像分析第67-68页
   ·放大率补偿算法中重要参数的确定第68-69页
     ·系统放大倍数M第68-69页
     ·参与补偿计算的第一个像素第69页
   ·阈值选取第69-73页
     ·参数重新选择后的伪输出图像及其补偿第69-71页
     ·像素强度分析第71页
     ·阈值选取第71-73页
   ·本章结论第73-74页
第6章 图像输出器件的更新和输出系统的改进第74-86页
   ·本章引论第74页
   ·CCD 图像传感器与CMOS 图像传感器的比较第74-77页
     ·工作原理第74-76页
     ·性能比较第76-77页
   ·CMOS 图像传感器的选择第77-78页
   ·基于CMOS 图像传感器的体全息存储系统图像读出方案第78-86页
     ·MI-MV13 型CMOS 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78-80页
     ·使用CMOS 图像传感器输出图像的基本思路第80-82页
     ·图像读出系统第82-86页
第7章 结论第86-87页
   ·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86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与声明第91-9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河豚毒素菌株RG-3B6、RG-33B的分离纯化及其发酵产物中河豚毒素的检测
下一篇: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