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6页 |
·体全息存储技术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体全息存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 第10-12页 |
·体全息存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系统中各关键组件对像素匹配的影响分析 | 第16-33页 |
·本章引言 | 第16-17页 |
·体全息存储及读出过程的分析 | 第17-19页 |
·体全息数据存储信道 | 第19-22页 |
·信道模型及其噪声 | 第19-21页 |
·体全息数据存储系统及其信道模型 | 第21-22页 |
·体全息数据存储信道 | 第22-24页 |
·体全息数据存储-读出的数据流程 | 第22-23页 |
·体全息数据存储-读出的噪声模型 | 第23-24页 |
·像素对准和误码率 | 第24-25页 |
·输入-输出器件性能对像素匹配的影响 | 第25-30页 |
·输入器件 | 第25-27页 |
·输出器件 | 第27-29页 |
·输入器件与输出器件之间的成像关系 | 第29-30页 |
·孔径光阑对像素匹配的影响 | 第30-32页 |
·孔径光阑在系统中作用 | 第30页 |
·孔径光阑的影响 | 第30-32页 |
·本章总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降低体全息存储系统误码率的方法 | 第33-44页 |
·本章引论 | 第33页 |
·使用调制码降低误码率 | 第33-35页 |
·使用均衡化方法降低误码率 | 第35-38页 |
·迫零均衡化 | 第35-37页 |
·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化 | 第37-38页 |
·位移补偿算法 | 第38-43页 |
·位移补偿算法理论分析 | 第38-41页 |
·数值补偿像素匹配实验 | 第41-43页 |
·本章总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一倍放大率下体全息图像读出的补偿算法 | 第44-62页 |
·本章引论 | 第44-45页 |
·体全息数据存储的放大率补偿算法 | 第45-55页 |
·引入放大率补偿算法的思路 | 第45-46页 |
·放大率补偿算法的应用背景 | 第46-47页 |
·放大率补偿算法的理论分析 | 第47-55页 |
·补偿算法和光学系统的改进 | 第55-59页 |
·通用补偿算法 | 第55-56页 |
·共轭法图像读出光路 | 第56-59页 |
·共轭法体全息图像读取系统的放大率补偿模拟 | 第59-61页 |
·本章总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放大率补偿实验和分析 | 第62-74页 |
·本章引论 | 第62页 |
·实验系统 | 第62-64页 |
·图像处理流程图 | 第64-65页 |
·放大率补偿实验和图像分析 | 第65-68页 |
·放大率补偿实验 | 第65-67页 |
·放大率补偿实验图像分析 | 第67-68页 |
·放大率补偿算法中重要参数的确定 | 第68-69页 |
·系统放大倍数M | 第68-69页 |
·参与补偿计算的第一个像素 | 第69页 |
·阈值选取 | 第69-73页 |
·参数重新选择后的伪输出图像及其补偿 | 第69-71页 |
·像素强度分析 | 第71页 |
·阈值选取 | 第71-73页 |
·本章结论 | 第73-74页 |
第6章 图像输出器件的更新和输出系统的改进 | 第74-86页 |
·本章引论 | 第74页 |
·CCD 图像传感器与CMOS 图像传感器的比较 | 第74-77页 |
·工作原理 | 第74-76页 |
·性能比较 | 第76-77页 |
·CMOS 图像传感器的选择 | 第77-78页 |
·基于CMOS 图像传感器的体全息存储系统图像读出方案 | 第78-86页 |
·MI-MV13 型CMOS 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78-80页 |
·使用CMOS 图像传感器输出图像的基本思路 | 第80-82页 |
·图像读出系统 | 第82-8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86-87页 |
·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6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与声明 | 第91-9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