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 | 第1-14页 |
第一节 我国学者对中国雅乐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第二节 东亚及欧美对朝鲜雅乐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状况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朝鲜高丽朝对中国宋朝雅乐的接受 | 第14-29页 |
第一节 中国雅乐的产生与宋朝初期的雅乐 | 第14-17页 |
第二节 朝鲜雅乐的含义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第三节 《高丽史.乐志》中的雅乐 | 第18-29页 |
一、 中国宋朝雅乐的输入 | 第18-19页 |
二、 《高丽史.乐志》“亲祠登歌和轩架”的考证 | 第19-24页 |
三、 高丽毅宗前期的雅乐 | 第24-26页 |
四、 高丽明宗时代及其之后的雅乐 | 第26-27页 |
五、 唐乐和乡乐 | 第27-29页 |
第二章 雅乐在李朝宫廷乐中的传承与变衍 | 第29-53页 |
第一节 李朝前期的雅乐 | 第29-47页 |
一、 音乐家朴堧与雅乐的重建 | 第29-34页 |
二、 雅乐在不同的仪式中 | 第34-47页 |
1 , 宗庙雅乐 | 第34-44页 |
2 , 会礼雅乐 | 第44-47页 |
第二节 唐乐与乡乐 | 第47-51页 |
一、 乐器、乐曲 | 第47-50页 |
二、 乐队编制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李朝后期的雅乐 | 第51-52页 |
第四节 朝鲜二十世纪初期的雅乐 | 第52-53页 |
第三章 雅乐在朝鲜半岛接受、传承与变衍的历史文化成因 | 第53-63页 |
第一节 朝鲜雅乐的发展流脉 | 第53-54页 |
第二节 雅乐传承与变衍的历史文化成因 | 第54-61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一 雅乐谱 | 第66-75页 |
附录二 朝中对照年表 | 第75-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