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相关理论问题 | 第12-15页 |
·孔、孟教育思想与儒家教育思想 | 第12-13页 |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 第13页 |
·现代教育与素质教育 | 第13-15页 |
2 儒家教育思想概述 | 第15-26页 |
·孔子--儒家教育思想的奠基者 | 第15-19页 |
·以“有教无类”为原则 | 第15-16页 |
·以培养“君子”为目标 | 第16-17页 |
·以“文、行、忠、信”为内容 | 第17-18页 |
·尊重学生个性的方法 | 第18-19页 |
·孟子--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完善 | 第19-22页 |
·德育首位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 第22-25页 |
·德高于智、群己和谐的德育思想 | 第23页 |
·礼乐结合、先后有序的德育内容 | 第23-24页 |
·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 | 第24页 |
·内省外注、躬行实践的德育方法 | 第24-25页 |
·儒家教育思想的历史展开 | 第25-26页 |
3 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冲突与融合 | 第26-31页 |
·守儒学之“体”、重西学之“用” | 第26页 |
·儒家教育思想全面受冲击 | 第26-27页 |
·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开始 | 第27-28页 |
·儒家教育的现状及展望 | 第28-31页 |
4 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31-41页 |
·中国现代教育的困惑 | 第31-34页 |
·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34-41页 |
·德行优先: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 第35-38页 |
·儒家的礼乐陶冶:素质教育的传统资源 | 第38-39页 |
·儒家的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 第39-41页 |
5 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现实价值 | 第41-45页 |
·儒家重视德育的思想有助于高校坚持德育首要地位 | 第41页 |
·儒家塑造理想人格的思想有助于坚持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 | 第41-42页 |
·儒家“仁爱”思想有助于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德育原则 | 第42页 |
·儒家众多的道德条目有助于道德教育的具体化 | 第42-43页 |
·儒家丰富的品德教育方法有助于德育方法的完善 | 第43页 |
·儒家严于律己的道德修养思想有助于搞好学生的自我教育 | 第43-44页 |
·儒家身教示范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 第44-45页 |
6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