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12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相关理论和方法概述 | 第14-29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6页 |
·绩效考核 | 第16-19页 |
·绩效考核的内涵 | 第16-17页 |
·绩效考核的意义和目的 | 第17页 |
·绩效考核的原则与过程 | 第17-19页 |
·目标管理体系 | 第19-21页 |
·目标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目标管理体系的定义 | 第19-20页 |
·目标管理的优点 | 第20页 |
·目标管理的缺点 | 第20-21页 |
·360°反馈 | 第21-25页 |
·360°反馈的定义 | 第21页 |
·360°反馈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360°反馈中不同考核主题的分析 | 第24-25页 |
·平衡计分卡 | 第25-26页 |
·关键绩效指标 | 第26-29页 |
·关键绩效指标的特点 | 第26-27页 |
·关键绩效指标的作用 | 第27页 |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的要点 | 第27-29页 |
3 我国绩效考核现状与问题 | 第29-37页 |
·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与特点 | 第29-31页 |
·我国绩效考核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5页 |
·对于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所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4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分类绩效考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7-42页 |
·分类绩效考核的内涵与特点 | 第37-39页 |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分类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分类绩效考核的可行性 | 第40-42页 |
5.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分类绩效考核的基本思路 | 第42-48页 |
·绩效考核与企业战略相适应 | 第42-43页 |
·考核体系与员工发展相适应 | 第43页 |
·业绩指标与素质指标互补 | 第43-45页 |
·指标职能的互补 | 第43-44页 |
·考核重点互补 | 第44页 |
·价值导向互补 | 第44-45页 |
·考核结果互补 | 第45页 |
·强化考核体系的反馈作用 | 第45-46页 |
·强化绩效考核的循环过程 | 第46-48页 |
6.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分类绩效考核的方法 | 第48-63页 |
·绩效考核的基础工作 | 第48-51页 |
·分析绩效考核现状 | 第48-49页 |
·完善绩效考核系统 | 第49页 |
·整合企业与员工绩效 | 第49-50页 |
·设计绩效考核流程 | 第50页 |
·绩效考核系统试点 | 第50-51页 |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分类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1-55页 |
·考核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51-52页 |
·素质绩效指标的选择 | 第52-54页 |
·业绩绩效指标的选择 | 第54-55页 |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 第55-61页 |
·素质绩效指标考核的方法 | 第55-59页 |
·业绩绩效指标考核的方法 | 第59-61页 |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结果的评定 | 第61-63页 |
·得分汇总情况 | 第61-62页 |
·分项平均成绩计算 | 第62页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 第62页 |
·综合成绩计算 | 第62-63页 |
7.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分类绩效考核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63-66页 |
·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不合理 | 第63-64页 |
·考核周期选择不当 | 第64页 |
·考核目的不够明确 | 第64页 |
·直线经理工作量大幅增加 | 第64-66页 |
8 案例分析 | 第66-78页 |
·MZ 企业简介 | 第66页 |
·MZ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66-68页 |
·MZ 企业的部门负责人的分类绩效考核 | 第68-73页 |
·补充说明 | 第73-74页 |
·考核结果 | 第74-76页 |
·总结 | 第76-78页 |
9 结论和展望 | 第78-80页 |
·主要结论 | 第78页 |
·研究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