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2页 |
·脂肪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简介 | 第9页 |
·脂肪酶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脂肪酶的性质 | 第10-11页 |
·作用机理 | 第10-11页 |
·反应类型 | 第11页 |
·底物特异性 | 第11页 |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 第11-12页 |
·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用途 | 第12-16页 |
·洗涤添加剂 | 第13-14页 |
·药物 | 第14页 |
·食品加工 | 第14页 |
·油脂工业 | 第14-15页 |
·皮革脱脂 | 第15页 |
·造纸 | 第15-16页 |
·化妆品 | 第16页 |
·制备化工产品和试剂 | 第16页 |
·手性化合物制备 | 第16页 |
·碱性脂肪酶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国外碱性脂肪酶的发展状况 | 第16-17页 |
·我国碱性脂肪酶的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本课题的立体依据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6页 |
·菌种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23-24页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溶液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1页 |
·测酶活方法 | 第26-27页 |
·酶纯度的分析及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产脂肪酶菌株的分离 | 第28页 |
·菌株34-5的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序列测定 | 第28-29页 |
·脂肪酶的初步纯化工艺 | 第29页 |
·相对酶活力的计算 | 第29-3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1-51页 |
·产脂肪酶菌株的分离 | 第31-33页 |
·菌株34-5的生理生化鉴定及16SrDNA序列结果 | 第33-36页 |
·菌株34-5产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36-40页 |
·碳源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 第36页 |
·氮源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 第36-37页 |
·诱导剂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 第37-39页 |
·pH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 第39页 |
·Ca~(2+)和Mg~(2+)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 第39-40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0-41页 |
·发酵温度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 第40页 |
·发酵时间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 第40-41页 |
·装液量对菌株34-5产酶的影响 | 第41页 |
·脂肪酶的初步纯化 | 第41-45页 |
·硫酸铵沉淀 | 第41-42页 |
·透析脱盐 | 第42-43页 |
·DEAE-52离子交换层析 | 第43页 |
·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 | 第43页 |
·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 | 第43-44页 |
·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纯化回收情况 | 第44-45页 |
·酶学性质 | 第45-51页 |
·最适温度 | 第45-46页 |
·温度稳定性 | 第46-47页 |
·最适pH | 第47页 |
·pH稳定性 | 第47-48页 |
·洗涤剂成分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51页 |
4 结论 | 第51-52页 |
5 展望 | 第52-5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8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