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3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0-22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基础 | 第23-34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和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新特征 | 第23-28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发展的新特征 | 第23-26页 |
·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新特征 | 第26-28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目标 | 第28-30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互动的目标 | 第28-29页 |
·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目标 | 第29-30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要素 | 第30-33页 |
·基础创新要素——资金 | 第31页 |
·高级创新要素——人才、知识和技术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 第34-46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形成机制 | 第34-38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进驻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因 | 第34-36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形成 | 第36-38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作用机制 | 第38-45页 |
·示范作用机制 | 第38-39页 |
·竞争作用机制 | 第39-41页 |
·合作作用机制 | 第41-43页 |
·作用的效应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动力与演进机制 | 第46-56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动力机制 | 第46-50页 |
·外源动力机制 | 第46-48页 |
·内源动力机制 | 第48-50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演进机制 | 第50-55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功能的演进 | 第51-52页 |
·区域能级的演进 | 第52-53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演进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北京区域创新系统互动机制的案例分析 | 第56-73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在北京区域的发展现状 | 第56-58页 |
·北京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 第56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在北京区域的发展现状 | 第56-58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北京区域创新系统互动机制 | 第58-72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北京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形成机制 | 第58-61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北京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作用机制 | 第61-64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北京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动力机制 | 第64-66页 |
·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北京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演进机制 | 第66-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