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1-13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9-21页 |
·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1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 | 第23-36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理论 | 第23-28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模式理论 | 第23-24页 |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理论 | 第24-26页 |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与扩散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理论 | 第28-31页 |
·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含义 | 第28页 |
·技术创新绩效审计的方法简介 | 第28-31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1-33页 |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与原理 | 第31页 |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第31-33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3-35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及原理 | 第33-3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绩效形成过程分析 | 第36-49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形成过程的一个分析框架 | 第36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投入分析 | 第36-40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直接R&D投入分析 | 第37-38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间接R&D投入分析 | 第38-40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转化过程分析 | 第40-41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产出分析 | 第41-43页 |
·有形产出 | 第41-42页 |
·无形产出 | 第42-43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8页 |
·内部创新管理分析 | 第43-46页 |
·外部创新环境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第49-65页 |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49-50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 | 第50-55页 |
·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框架 | 第50-51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产出绩效 | 第51-52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过程绩效 | 第52-53页 |
·指标体系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53-55页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 | 第55-64页 |
·案例介绍—华为公司 | 第55-57页 |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57-59页 |
·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评价模型 | 第59-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提升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对策 | 第65-72页 |
·国家层面 | 第65-68页 |
·完善宏观投资环境以促进技术转移 | 第65-66页 |
·加强政府服务功能 | 第66页 |
·以政策引导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提升 | 第66-67页 |
·提倡国家为跨国公司"代言" | 第67-68页 |
·跨国公司层面 | 第68-71页 |
·完善研发投资体系 | 第68页 |
·确立人才是创新核心的理念 | 第68-69页 |
·注重企业市场开拓能力的培养 | 第69页 |
·提升研发机构的战略重要性 | 第69-70页 |
·注重组织创新文化的培养 | 第70页 |
·加快建立技术联盟 | 第70-71页 |
·提升专利保护的战略地位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