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本文研究背景第13-14页
     ·本文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2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4页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24-26页
     ·研究方法第24页
     ·创新之处第24-26页
第2章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第26-37页
   ·独立董事的界定和性质第26-28页
     ·独立董事的界定第26-27页
     ·独立董事的性质第27-28页
   ·独立董事的法律特征第28-29页
     ·外部性第28页
     ·独立性第28页
     ·客观性第28-29页
     ·公正性第29页
   ·独立董事的功能第29-31页
     ·增强董事会的战略管理职能第29页
     ·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职能第29-30页
     ·提高公司的薪酬管理绩效第30-31页
     ·防范非公允性关联交易第31页
   ·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基础第31-36页
     ·两权分离理论第31-33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33-34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英美法系独立董事制度之历史考察第37-48页
   ·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第37-42页
     ·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萌芽和创建时期第37-38页
     ·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时期第38-40页
     ·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成熟时期第40-42页
   ·英国独立董事制度第42-45页
     ·英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萌芽时期第42-43页
     ·英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成长时期第43页
     ·英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成熟时期第43-45页
   ·其他国家和地区独立董事制度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立法规定第48-59页
   ·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第48-49页
   ·独立董事的选聘第49-51页
     ·董事会提名第49-50页
     ·股东提名第50-51页
     ·提名委员会提名第51页
   ·独立董事的权利第51-54页
   ·独立董事的义务第54-57页
     ·注意义务第54-56页
     ·忠实义务第56-57页
   ·独立董事的薪酬第57-58页
     ·有关董事薪酬的规定第57页
     ·有关独立董事薪酬的规定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分析第59-71页
   ·公司外部治理环境不完善第59-65页
     ·资本市场上的股权分置不合理第59-62页
     ·信誉机制不成熟第62-63页
     ·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冲突第63-65页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第65-68页
     ·独立董事构成比例偏低第65-66页
     ·独立董事的激励不足第66页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第66-68页
   ·独立董事自身的缺陷第68-70页
     ·独立董事的能力缺陷问题第68页
     ·独立董事的信息劣势问题第68-69页
     ·独立董事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第71-87页
   ·建立和完善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法规第71-74页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环境第74-77页
     ·继续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第74-75页
     ·坚决打击过度投机和恶意炒作行为第75-76页
     ·规范对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之争第76页
     ·完善接管和反接管的法律第76-77页
   ·加强独立董事的行业管理第77-80页
     ·成立独立董事协会第77页
     ·建立独立董事事务所第77-80页
   ·优化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第80-84页
     ·建立独立董事与中小股东信息沟通制度第80-81页
     ·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的比例第81页
     ·完善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第81-82页
     ·理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第82-84页
   ·提高独立董事的任职能力第84-86页
     ·提高独立董事的业务素质第84页
     ·保证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时间第84-85页
     ·加强独立董事的自律教育第85页
     ·培养独立董事良好的诚信勤勉意识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机制研究
下一篇:公司社会责任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