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职业倦怠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职业倦怠的定义 | 第13-14页 |
2.1.1 国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定义 | 第13-14页 |
2.1.2 国内学者对职业倦怠的定义 | 第14页 |
2.2 职业倦怠的测量 | 第14-16页 |
2.2.1 MBI量表 | 第14-15页 |
2.2.2 BM量表 | 第15页 |
2.2.3 S-MBM量表 | 第15-16页 |
2.2.4 OLBI职业倦怠问卷 | 第16页 |
2.2.5 国内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 | 第16页 |
2.3 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19页 |
2.3.1 个体因素方面 | 第16-17页 |
2.3.2 工作因素方面 | 第17-18页 |
2.3.3 组织因素方面 | 第18-19页 |
2.4 职业倦怠的干预 | 第19-21页 |
2.4.1 个体角度的干预 | 第19页 |
2.4.2 组织角度的干预 | 第19-21页 |
第三章 LA农商银行员工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 第21-31页 |
3.1 LA农商银行的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3.1.1 LA农商银行概况 | 第21页 |
3.1.2 LA农商银行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3.1.3 LA农商银行人力资源现状 | 第22页 |
3.2 LA农商银行员工职业倦怠调查 | 第22-23页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2-23页 |
3.2.2 调查情况 | 第23页 |
3.3 统计分析 | 第23-31页 |
3.3.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统计 | 第23-24页 |
3.3.2 LA农商银行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3.3.3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25-28页 |
3.3.4 结果讨论 | 第28-31页 |
第四章 LA农商银行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6页 |
4.1 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4.2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4.3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4.3.1 影响职业倦怠的工作因素:角色模糊 | 第33-34页 |
4.3.2 影响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组织支持感缺乏 | 第34页 |
4.3.3 影响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工作态度消极 | 第34-3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缓解及预防LA农商银行员工职业倦怠的建议 | 第36-45页 |
5.1 工作因素层面 | 第36-40页 |
5.1.1 明确岗位职责 | 第36-37页 |
5.1.2 落实岗位责任制 | 第37页 |
5.1.3 减轻工作压力 | 第37-38页 |
5.1.4 下放工作权限 | 第38-39页 |
5.1.5 提高人岗适配度 | 第39-40页 |
5.2 组织因素层面 | 第40-43页 |
5.2.1 优化、实施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 第40页 |
5.2.2 落实员工多梯度晋升制度 | 第40-41页 |
5.2.3 畅通沟通机制 | 第41页 |
5.2.4 加强对员工的关爱度 | 第41-43页 |
5.3 个人因素层面 | 第43-45页 |
5.3.1 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 | 第43页 |
5.3.2 客观认识自我 | 第43-44页 |
5.3.3 科学释放压力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本文研究结论、不足及展望 | 第45-4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5-46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LA农商银行职业倦怠调查问卷 | 第51-55页 |
一、个人基本情况 | 第51-52页 |
二、职业倦怠问卷 | 第52-53页 |
三、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