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及NVH性能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研究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历程及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历程及现状 | 第11-12页 |
1.3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研究方法总结 | 第1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2-15页 |
第二章 传动系统扭振理论基础及建模 | 第15-35页 |
2.1 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2.1.1 自由振动分析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1.2 受迫振动分析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2 传动系统扭振建模简化原则及参数获取方法 | 第22-24页 |
2.2.1 传动系统简化原则 | 第22-23页 |
2.2.2 当量参数获取方法 | 第23-24页 |
2.3 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当量简化及参数获取 | 第24-32页 |
2.3.1 动力总成部分当量简化 | 第24-28页 |
2.3.2 传动部分当量简化 | 第28-30页 |
2.3.3 驱动部分当量简化 | 第30-31页 |
2.3.4 车身部分当量简化 | 第31-32页 |
2.4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传动系统模型 | 第32-33页 |
2.4.1 AMESim软件简介 | 第32页 |
2.4.2 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动力传动系统扭振仿真及试验 | 第35-55页 |
3.1 动力传动系统自由振动分析 | 第35-39页 |
3.1.1 固有频率和振型仿真计算 | 第36-38页 |
3.1.2 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 | 第38-39页 |
3.2 动力传动系统受迫振动分析 | 第39-42页 |
3.2.1 发动机激励获取 | 第39-41页 |
3.2.2 受迫振动分析 | 第41-42页 |
3.3 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及整车NVH性能试验 | 第42-52页 |
3.3.1 测试方法与过程 | 第42-45页 |
3.3.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3.3.3 测试与仿真结果对比及误差分析 | 第51-52页 |
3.4 动力传动系统扭振控制措施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传动系统匹配研究 | 第55-65页 |
4.1 基于正交试验的灵敏度理论分析 | 第55-56页 |
4.1.1 正交试验法基本理论 | 第55页 |
4.1.2 灵敏度基本理论 | 第55-56页 |
4.2 系统扭转刚度灵敏度参数研究 | 第56-61页 |
4.2.1 离合器刚度影响分析 | 第57-59页 |
4.2.2 半轴刚度影响分析 | 第59-61页 |
4.3 系统转动惯量的灵敏度研究 | 第61-63页 |
4.3.1 飞轮惯量的影响分析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传动系统扭转减振器设计及NVH性能验证 | 第65-89页 |
5.1 DMF的参数设计与匹配分析 | 第65-74页 |
5.1.1 DMF的参数设计 | 第66-69页 |
5.1.2 DMF的参数匹配 | 第69-72页 |
5.1.3 基于DMF的整车NVH性能分析 | 第72-74页 |
5.2 TVD减振器参数设计与匹配分析 | 第74-81页 |
5.2.1 TVD参数设计 | 第74-77页 |
5.2.2 TVD参数匹配分析 | 第77-79页 |
5.2.3 基于TVD的整车NVH性能分析 | 第79-81页 |
5.3 惯量盘设计与匹配分析 | 第81-86页 |
5.3.1 惯量盘的参数设计 | 第81-83页 |
5.3.2 惯量盘仿真分析 | 第83-84页 |
5.3.3 基于惯量盘的整车NVH性能分析 | 第84-86页 |
5.4 不同抗扭方案对比分析 | 第86-8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9-91页 |
6.1 结论 | 第89-90页 |
6.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