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2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19-2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一章 香港中国语文课程概述 | 第22-35页 |
第一节 香港《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概况.. | 第22-31页 |
一、香港《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简述.. | 第23-26页 |
二、香港《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评述.. | 第26-31页 |
第二节 香港中国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方向 | 第31-35页 |
一、香港中国语文课程的定位 | 第31-32页 |
二、香港中国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第32-33页 |
三、香港中国语文课程的优势及发展方向 | 第33-35页 |
第二章 香港语文教材的编制和启思版教材的编写 | 第35-46页 |
第一节 香港语文教材的编制和教材内容的选取原则 | 第35-38页 |
一、香港语文教材的编制 | 第35-37页 |
二、香港语文教材内容的选取原则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香港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 | 第38-46页 |
一、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 第38-40页 |
二、香港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教材的编写特色 | 第40-44页 |
三、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全书结构 | 第44-46页 |
第三章 香港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四大系统研究 | 第46-73页 |
第一节 选文系统研究 | 第46-52页 |
一、选文作者研究 | 第47-49页 |
二、选文数量和编排 | 第49-50页 |
三、选文文体研究 | 第50-51页 |
四、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教材选文系统的特点 | 第51-52页 |
第二节 知识系统研究 | 第52-56页 |
一、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教材中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 | 第52-55页 |
二、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教材知识系统的特点 | 第55-56页 |
第三节 练习系统研究 | 第56-62页 |
一、启思版语文教材练习的设计 | 第57页 |
二、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练习系统的特点 | 第57-62页 |
第四节 助读系统研究 | 第62-73页 |
一、文言知识库 | 第63-66页 |
二、注释研究 | 第66-68页 |
三、图表型助读 | 第68-72页 |
四、资料助读 | 第72-73页 |
第四章 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教材的评价和启示 | 第73-81页 |
第一节 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教材的评价 | 第73-77页 |
一、整体评价 | 第73页 |
二、教材结构的评价 | 第73-74页 |
三、内容的评价 | 第74-77页 |
第二节 启思版初中《中国语文》教材启示 | 第77-81页 |
一、对大陆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 | 第77-79页 |
二、大陆语文教材建设应吸取的经验 | 第79-81页 |
结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个人简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