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砂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规律及控制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1章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1.2.1 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2 双侧壁导坑法大断面隧道地表沉降研究现状第20-22页
        1.2.3 砂土复合地层隧道施工地表沉降研究现状第22-23页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4-26页
第2章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诱发地表沉降机理分析第26-34页
    2.1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机理第26-28页
        2.1.1 地层初始应力状态的改变第26页
        2.1.2 隧道施工造成的地层损失第26-27页
        2.1.3 土体的固结沉降第27-28页
    2.2 实际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诱因分析第28页
    2.3 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探究第28-33页
        2.3.1 基于实测数据的地表横向沉降规律分析第28-31页
        2.3.2 基于实测数据的地表纵向沉降规律分析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工程概况第34-44页
    3.1 设计概况及周边环境第34-35页
    3.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第35-36页
        3.2.1 工程地质概况第35-36页
        3.2.2 水文地质条件第36页
    3.3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第36页
    3.4 施工工艺与技术特点第36-40页
        3.4.1 开挖工法及衬砌类型第36-37页
        3.4.2 区间施工步骤及分步开挖说明第37-39页
        3.4.3 施工现场图第39-40页
    3.5 施工风险及处理措施第40-42页
        3.5.1 隧道大断面施工第40-41页
        3.5.2 隧道穿越地下通道施工第41页
        3.5.3 隧道穿越地下管道施工第41-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留火区间隧道开挖动态响应模拟分析第44-70页
    4.1 有限单元法及MIDAS/GTS/NX软件概述第44-46页
        4.1.1 有限单元法概述及其分析过程第44-45页
        4.1.2 MIDAS/GTS/NX软件概述及其工程应用第45-46页
    4.2 模拟研究区域的选择第46页
    4.3 计算假定及简化第46-47页
    4.4 数值计算模型第47-50页
        4.4.1 模型的建立第47-48页
        4.4.2 计算模型参数选取第48-50页
        4.4.3 分析流程及施工过程的实现第50页
    4.5 模拟结果分析第50-67页
        4.5.1 地表横向沉降规律分析第50-54页
        4.5.2 地表纵向沉降规律分析第54-57页
        4.5.3 隧道拱顶沉降规律分析第57-58页
        4.5.4 隧道洞室收敛分析第58-60页
        4.5.5 围岩应力分析第60-65页
        4.5.6 围岩塑性区分析第65-67页
    4.6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5章 实测数据验证分析及地表沉降控制研究第70-84页
    5.1 施工监测第70-71页
        5.1.1 监测重点分析第70页
        5.1.2 监测项目第70页
        5.1.3 施工监测方案第70-71页
    5.2 施工监测数据总结分析及实例校核第71-76页
        5.2.1 地表横向沉降实测数据分析与对比验证第71-75页
        5.2.2 地表纵向沉降实测数据分析与对比验证第75-76页
    5.3 地表沉降控制优化措施第76-82页
        5.3.1 支护措施控制地表沉降的原理第76-77页
        5.3.2 超前支护对隧道稳定及地表沉降的影响第77-80页
        5.3.3 初期支护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第80-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6.1 结论第84-85页
    6.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设计方案及施工工法比较的青岛暗挖地铁车站技术经济分析
下一篇:铁路路基智能压实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