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企业社会工作对员工流失问题的介入服务--以北京市S企业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第9页
    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3.2 现实意义第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4.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4.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4.3 研究述评第14-16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第16-22页
    2.1 理论基础第16-17页
        2.1.1 小组动力学理论第16页
        2.1.2 增能理论第16-17页
    2.2 基本概念界定第17-19页
        2.2.1 企业社会工作第17-18页
        2.2.2 离职第18页
        2.2.3 员工流失与员工流失率第18-19页
        2.2.4 人员流动第19页
    2.3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3.1 文献法第19页
        2.3.2 半结构访谈法第19-20页
        2.3.3 参与观察法第20页
        2.3.4 问卷调查法第20-21页
    2.4 研究框架第21-22页
第3章 S企业及其员工流失的现状第22-32页
    3.1 S企业概况第22页
    3.2 S企业员工情况第22-23页
    3.3 S企业离职现状第23-24页
    3.4 S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4-27页
    3.5 作为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第27-32页
        3.5.1 调查问卷的目的第27页
        3.5.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第27-32页
第4章 小组工作的设计、执行与效果评估第32-44页
    4.1 小组工作开展前的准备第32页
        4.1.1 小组工作性质的确定第32页
        4.1.2 小组工作的筹备第32页
    4.2 小组成员的构成第32-33页
    4.3 小组工作方案设计第33-35页
        4.3.1 小组工作的目标第33页
        4.3.2 小组工作的内容第33-35页
    4.4 小组工作方案的执行第35-37页
    4.5 小组工作的介入效果评估第37-42页
        4.5.1 小组工作过程评估第37-40页
        4.5.2 小组工作的结果评估第40-42页
    4.6 小组工作运用的总结第42-44页
第5章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S企业员工流失问题运用的反思第44-47页
    5.1 小组工作运用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第44-45页
        5.1.1 小组工作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第44页
        5.1.2 小组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第44页
        5.1.3 小组工作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第44-45页
    5.2 增能理论运用缓解员工流失问题的反思第45页
    5.3 S企业缓解员工流失问题的政策倡导第45-47页
        5.3.1 建立有效沟通渠道的政策倡导第45-46页
        5.3.2 提升员工职业能力发展的政策倡导第46页
        5.3.3 改善福利待遇措施的政策倡导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第50-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韩化妆品品牌在华跨文化营销策略及其成效研究--基于资生堂和爱茉莉的比较分析
下一篇:政府科技补贴、企业科研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