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下的课程衔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6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一、关于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二、关于澳大利亚课程及课程衔接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关于我国课程衔接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四、小结 | 第17页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一、澳大利亚资格框架 | 第17-18页 |
二、课程 | 第18-20页 |
三、衔接 | 第20页 |
四、课程衔接 | 第20-21页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哲学:价值论和系统观彰显课程衔接的合理性 | 第21-22页 |
二、教育学:终身教育理论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诉求 | 第22-23页 |
三、国家资格框架:他山之石构建课程衔接的重要依据 | 第23-24页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第24-2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第六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25-26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25页 |
二、拟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 | 第26-32页 |
第一节 AQF的发展历程 | 第26-28页 |
第二节 AQF的构成要素 | 第28-32页 |
一、目标 | 第29页 |
二、学习结果分类 | 第29-30页 |
三、水平等级和资格类型描述 | 第30-32页 |
第三章 AQF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衔接 | 第32-72页 |
第一节 中学教育与VET的课程衔接 | 第32-51页 |
一、中学阶段的VET课程 | 第32-48页 |
二、TAFE学院提供的高中课程 | 第48-51页 |
第二节 VET内部的课程衔接 | 第51-59页 |
一、TAFE学院提供的VET课程 | 第51-52页 |
二、TAFENSW的VET课程衔接 | 第52-59页 |
第三节 VET与高等教育的课程衔接 | 第59-72页 |
一、TAFE学院提供的高等教育课程 | 第59-65页 |
二、大学提供的VET课程 | 第65-72页 |
第四章 AQF下的课程衔接特征 | 第72-80页 |
第一节 课程路径衔接的灵活性 | 第72-75页 |
第二节 课程目标和结果衔接的一致性 | 第75-76页 |
第三节 课程内容衔接的层次性 | 第76-78页 |
第四节 课程评价衔接的科学性 | 第78-80页 |
第五章 AQF下的课程衔接对我国的启示 | 第80-88页 |
第一节 我国课程衔接的现状 | 第80-82页 |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 | 第80-81页 |
二、普职课程衔接的现状 | 第81-82页 |
第二节 启示与思考 | 第82-88页 |
一、创新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课程路径 | 第82-84页 |
二、实现中高职课程相对完整性基础上的衔接 | 第84-85页 |
三、注重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的科学性 | 第85-86页 |
四、加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附录 | 第96-110页 |
附录 A | 第96-99页 |
附录 B | 第99-11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