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环境学生满意度调查及提升策略个案研究--以杭州Y小学为研究对象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 第16-18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 混合学习环境 | 第18页 |
2.1.2 学生满意度 | 第18-20页 |
2.2 混合学习环境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3 学生满意度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3.1 混合学习环境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3.1.1 情境化认知理论 | 第28-29页 |
3.1.2 分布式认知理论 | 第29-30页 |
3.2 学生满意度的理论基础 | 第30-32页 |
3.2.1 态度理论 | 第30页 |
3.2.2 需要理论 | 第30-31页 |
3.2.3 差异理论 | 第31-32页 |
4 混合学习环境建构 | 第32-48页 |
4.1 实验学校混合学习环境现状 | 第32-34页 |
4.2.1 物理环境建构现状 | 第32-33页 |
4.2.2 技术环境配置现状 | 第33-34页 |
4.2.3 社会环境建设现状 | 第34页 |
4.2 混合学习环境设计案例 | 第34-48页 |
4.2.1 基于移动技术的混合学习环境 | 第35-40页 |
4.2.2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混合学习环境 | 第40-43页 |
4.2.3 基于VR技术的混合学习环境 | 第43-48页 |
5 混合学习环境学生满意度测量问卷设计与实施 | 第48-61页 |
5.1 测量问卷开发 | 第48-50页 |
5.1.1 问卷维度与指标确定 | 第48-49页 |
5.1.2 问卷内容与形式 | 第49-50页 |
5.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50页 |
5.2 测量实施与结果分析 | 第50-61页 |
5.2.1 信效度分析 | 第50-52页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2-54页 |
5.2.3 回归统计分析 | 第54-61页 |
6 混合学习环境学生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 第61-68页 |
6.1 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3页 |
6.1.1 教室环境、资源功能与平台设计 | 第61-62页 |
6.1.2 协作感知水平、学习动机与学习时间 | 第62页 |
6.1.3 学习气氛、自我效能感与成效期望 | 第62-63页 |
6.2 满意度提升策略 | 第63-68页 |
6.2.1 物理维度提升策略 | 第63-65页 |
6.2.2 技术维度提升策略 | 第65-66页 |
6.2.3 认知维度提升策略 | 第66页 |
6.2.4 情感维度提升策略 | 第66-68页 |
7 总结与反思 | 第68-70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68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1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