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车身论文

铝蜂窝三明治结构耐撞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2-15页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性工作第18-20页
第2章 结构耐撞性及材料失效相关理论第20-26页
    2.1 结构耐撞性以及防护性能评价的表征第20-21页
    2.2 铝合金材料力学行为表征第21-24页
        2.2.1 典型的材料模型简化第21-22页
        2.2.2 Johnson-Cook模型及其参数识别第22-24页
    2.3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界面单元理论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铝蜂窝三明治结构弯曲性能研究第26-43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准静态弯曲实验研究第26-33页
        3.2.1 试样准备第26-28页
        3.2.2 准静态弯曲实验过程第28-29页
        3.2.3 准静态弯曲实验结果分析第29-33页
    3.3 铝蜂窝三明治结构弯曲机理仿真分析第33-36页
        3.3.1 有限元建模细节第33-34页
        3.3.2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34-35页
        3.3.3 弯曲过程分析第35-36页
    3.4 铝蜂窝三明治结构弯曲性能理论模型第36-42页
        3.4.1 刚度强度理论第36-39页
        3.4.2 吸能理论预测第39-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铝蜂窝三明治结构面内压缩性能研究第43-53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铝蜂窝三明治结构面内压缩实验研究第43-49页
        4.2.1 试样准备第43页
        4.2.2 准静态面内压缩实验过程第43-44页
        4.2.3 准静态面内压缩实验结果分析第44-49页
    4.3 铝蜂窝三明治结构面内压缩机理仿真分析第49-51页
        4.3.1 有限元建模细节第49-50页
        4.3.2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50页
        4.3.3 面内压缩过程分析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铝蜂窝三明治结构低速冲击性能研究第53-69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铝蜂窝三明治结构低速冲击实验研究第53-58页
        5.2.1 试样准备第53页
        5.2.2 低速冲击实验过程第53-54页
        5.2.3 低速冲击实验结果分析第54-58页
    5.3 铝蜂窝三明治结构低速冲击性能仿真分析第58-67页
        5.3.1 有限元建模细节第58-59页
        5.3.2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59-61页
        5.3.3 低速冲击机理分析第61-63页
        5.3.4 基于仿真模型的参数分析第63-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总结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车型车身非光滑表面的气动减阻特性研究与优化
下一篇:电动汽车充电导航系统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