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3.1 路段划分 | 第11-12页 |
1.3.2 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25页 |
2.1 人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2.2 车的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2.3 道路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3.1 道路几何线形 | 第20-22页 |
2.3.2 路面状况 | 第22页 |
2.3.3 交通设施 | 第22页 |
2.4 环境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的收集和路段划分 | 第25-36页 |
3.1 高速公路事故数据的调查和处理 | 第25-32页 |
3.1.1 数据调查 | 第25-26页 |
3.1.2 数据处理 | 第26-32页 |
3.2 路段划分 | 第32-35页 |
3.2.1 静态路段划分 | 第32页 |
3.2.2 动态路段划分 | 第32-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GEE模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起数预测 | 第36-43页 |
4.1 泊松分布模型 | 第36页 |
4.2 负二项模型 | 第36-37页 |
4.3 广义估计方程模型 | 第37-40页 |
4.3.1 模型形式 | 第38-39页 |
4.3.2 常用的关联矩阵形式 | 第39-40页 |
4.4 模型检验 | 第40-41页 |
4.4.1 拟合优度检验 | 第40页 |
4.4.2 准确性检验 | 第40-41页 |
4.5 弹性分析 | 第41-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实证性研究 | 第43-66页 |
5.1 基于静态路段划分法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总起数预测模型 | 第43-46页 |
5.2 基于曲线半径一致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总起数预测模型 | 第46-49页 |
5.3 基于坡度一致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总起数预测模型 | 第49-52页 |
5.4 基于有序聚类路段划分方法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总起数预测模型 | 第52-63页 |
5.5 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6页 |
2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发表论文 | 第72页 |
科研项目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