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话语标记“算了”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6页 |
0.1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7页 |
0.1.1 选题缘由 | 第7页 |
0.1.2 选题意义 | 第7页 |
0.2 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0.2.1 国外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0.2.2 国内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0.2.3 话语标记“X了”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0.2.4 话语标记“算了”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3 研究对象话语标记“算了”的界定 | 第12-15页 |
0.3.1 话语标记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0.3.2 话语标记“算了”的界定 | 第13-15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0.5 语料来源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话语标记“算了”的运用模式 | 第16-25页 |
1.1 话语标记“算了”的表现形式 | 第16-20页 |
1.1.1 单用和连用 | 第16-18页 |
1.1.2 独立使用和黏连使用 | 第18-20页 |
1.2 话语标记“算了”的话语分布 | 第20-25页 |
1.2.1 话语标记“算了”位于话轮开头 | 第21-22页 |
1.2.2 话语标记“算了”位于话轮中间 | 第22-23页 |
1.2.3 话语标记“算了”位于话轮末尾 | 第23-24页 |
1.2.4 话语标记“算了”独立运用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话语标记“算了”的话语功能 | 第25-37页 |
2.1 话语标记“算了”的语篇组织功能 | 第25-30页 |
2.1.1 形式连贯功能 | 第25-27页 |
2.1.2 内容连贯功能 | 第27-30页 |
2.2 话语标记“算了”的语境顺应功能 | 第30-33页 |
2.2.1 话语标记“算了”的语言语境顺应功能 | 第30-31页 |
2.2.2 话语标记“算了”的现场语境顺应功能 | 第31-32页 |
2.2.3 话语标记“算了”的背景语境顺应功能 | 第32-33页 |
2.3 话语标记“算了”的人际交往功能 | 第33-37页 |
2.3.1 标示情感态度,促进交际成功 | 第33-34页 |
2.3.2 引起对方注意,提示交际进程 | 第34-35页 |
2.3.3 调解人际关系,减少矛盾分歧 | 第35-37页 |
第三章 话语标记“算了”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 | 第37-45页 |
3.1 话语标记“算了”在劝阻中的作用 | 第37-40页 |
3.1.1 缓和语气 | 第37-38页 |
3.1.2 明示说话人在劝阻吋的态度 | 第38-40页 |
3.2 话语标记“算了”表放弃 | 第40-41页 |
3.3 话语标记“算了”在否定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3.4 话语标记“算了”在让步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3.5 话语标记“算了”在建议中的作用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