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初中开始阶段语文教学衔接问题调查研究--以诸城树一中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2页
    四、文献综述第12-15页
    五、关于“初中开始阶段”概念的说明第15-17页
第一章 初中开始阶段语文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分析第17-29页
    第一节 教师“教”的衔接现状分析第17-23页
        一、有衔接意识,但缺乏对衔接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第17-19页
        二、以教学内容为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较少第19-20页
        三、以学习内容为主,对学习方法、习惯指导较少第20-22页
        四、对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标和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够第22-23页
    第二节 学生“学”的衔接现状分析第23-27页
        一、不适应初一语文学习的现象普遍第23-25页
        二、真正适应初一语文学习的时间长第25页
        三、语文学习积极性不如小学阶段高第25-27页
    第三节 影响教学衔接的其它问题分析第27-29页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版本使用有不统一现象第27页
        二、小学与初中校区的设立存在着分散现象第27页
        三、初中语文教师的办公区域存在分设现象第27-29页
第二章 初中开始阶段语文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42页
    第一节 教师方面的原因第29-34页
        一、以教课为主,研究能力和精力有限,缺乏研究意识第29-31页
        二、“一带三年”下的教学方式难以改变,缺乏学情分析第31-33页
        三、应试教育下仅关注学习内容衔接,缺乏全面衔接意识第33页
        四、忽视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研究,缺乏比较教学意识第33-34页
    第二节 学生方面的原因第34-37页
        一、缺乏衔接心理准备第34-36页
        二、自我调节能力不够第36-37页
    第三节 教学内容方面的原因第37-40页
        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和使用存在着一定问题第37-39页
        二、阅读量和难度增加导致阅读上的不适应第39-40页
        三、所学不能灵活运用导致写作上的不适应第40页
    第四节 其他原因第40-42页
        一、学科增多,语文课时量减少第41页
        二、班级人数多,教师精力有限第41-42页
第三章 做好初中开始阶段语文教学衔接的策略第42-58页
    第一节 教师层面第42-51页
        一、加强对语文教学衔接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做到科学衔接第42-43页
        二、做好学情分析,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特点,做到针对衔接第43-45页
        三、增强对语文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指导,做到全面衔接第45-48页
        四、加深对小学阶段语文课标和教材的研读,做到比较衔接第48-49页
        五、联合家长,帮助学生做好衔接心理准备,做到合作衔接第49-51页
    第二节 学生层面第51-53页
        一、开学前主动了解初一的语文学习第51-52页
        二、开学之后要学会自我调节与适应第52-53页
    第三节 学校层面第53-56页
        一、定期开展高质量的语文教学研讨会第53-54页
        二、对教师进行一定专业研究能力培训第54-55页
        三、改变“一带三年”的教学安排方式第55-56页
    第四节 教育管理层面第56-58页
        一、抓住扩建机遇实现小初校区集中,便于衔接教学合作第56-57页
        二、教师办公区域尽量集中,便于衔接教学的讨论交流第57页
        三、小班化教学要尽快落实,便于教师关注到每位学生第57-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第62-66页
    附录一第62-64页
    附录二第64-66页
后记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研究--以七年级上下册为例
下一篇:日照海洋文化资源在当地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设计·应用”模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