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8-18页 |
一、科学史、科学探究和STS 内容:化学新课程的新内容 | 第8-9页 |
二、科学史、科学探究和STS 内容的价值:对教师认识的调查 | 第9-16页 |
(一)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9-11页 |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1-15页 |
(三) 结论 | 第15-16页 |
三、从哲学本体视角认识科学:正确理解科学史、科学探究和STS 内容价值的保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真实科学图景的构建与科学素养目标的实现 | 第18-23页 |
一、真实科学及其理科教学意蕴探析 | 第18-20页 |
(一) 理科教学中“真实科学”概念的产生和使用 | 第18-19页 |
(二) “认识真实科学”的理科教学目标内涵 | 第19-20页 |
二、科学的立体图景的建构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基于“认识真实科学”目标的科学史、科学探究、STS 内容价值再探讨 | 第23-44页 |
一、化学史内容的理科教学价值 | 第23-30页 |
(一) 化学史:展现化学科学的内部发展机制 | 第23-28页 |
(二) 化学史:突出科学发展的外在条件 | 第28-30页 |
二、科学探究内容的理科教学价值 | 第30-36页 |
(一) 科学探究:展现个人科学的重要内容形式 | 第31-35页 |
(二) 科学探究:突出大众的科学中的多种科学探究能力 | 第35-36页 |
三、STS 内容的理科教育价值 | 第36-44页 |
(一) STS 内容:传达科学与技术的真实联系 | 第36-38页 |
(二) STS 内容:展示科学与社会的真实互动 | 第38-4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 第44-52页 |
一、结论 | 第44-45页 |
二、启示 | 第45-51页 |
(一) 对教师认识相关内容的价值的启示 | 第45-46页 |
(二) 对教师选择相关内容的启示 | 第46-49页 |
(三) 对教师呈现相关内容的启示 | 第49-51页 |
三、论文遗留的问题与不足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