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理由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15-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课外实践活动”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2 “综合基地”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2.2 课外综合实践基地的特征与分类 | 第16-19页 |
2.2.1 课外综合实践基地的特征 | 第16-18页 |
2.2.2 课外综合实践基地的分类 | 第18-19页 |
2.3 课外综合实践基地的价值分析 | 第19-22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4.1 需要层次理论 | 第22页 |
2.4.2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2.4.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高中地理课外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现状与问题 | 第24-31页 |
3.1 地理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 第24-29页 |
3.1.1 江苏省地理实践基地的现状 | 第24-25页 |
3.1.2 镇江市地理实践基地的现状 | 第25-29页 |
3.2 地理实践基地建设中的问题 | 第29-31页 |
第4章 高中地理课外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 第31-45页 |
4.1 建设目标 | 第31-33页 |
4.2 建设思路 | 第33-35页 |
4.3 建设内容 | 第35-43页 |
4.3.1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 | 第35-37页 |
4.3.2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 第37-43页 |
4.4 面对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 第43-45页 |
4.4.1 面对的困难 | 第43-44页 |
4.4.2 解决措施 | 第44-45页 |
第5章 镇江市高中地理课外综合实践基地的应用 | 第45-53页 |
5.1 实践基地活动规章制度 | 第45-46页 |
5.1.1 指导思想 | 第45页 |
5.1.2 教师及工作人员需遵循的规章制度 | 第45-46页 |
5.1.3 学生需遵循的规章制度 | 第46页 |
5.2 镇江市实践基地的活动案例 | 第46-53页 |
5.2.1 高骊山地质地貌教学实践 | 第46-49页 |
5.2.2 镇江市十里长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农业教学实践 | 第49-5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附录A:镇江市高中地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第54-55页 |
附录B:镇江市高中地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