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教学领导理论:内涵、发展与评价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导言第8-19页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第8-10页
        (一) 研究缘起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7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3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3-17页
        (三)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7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9页
        (一) 研究内容第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二章 教学领导的理论内涵第19-30页
    一、教学领导的概念解读第19-25页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1页
        (二) 相关概念的比较第21-25页
    二、教学领导的模型探究第25-30页
        (一) 国外学者提出的教学领导模型第25-28页
        (二) 我国学者提出的教学领导模型第28-30页
第三章 教学领导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30-39页
    一、教学领导理论的兴起背景第30-32页
        (一) “有效学校运动”的发展第30-31页
        (二) “校本管理”的兴起第31-32页
    二、教学领导理论的思想来源第32-34页
    三、教学领导理论的发展脉络第34-37页
        (一) 教学领导研究的兴起第34-35页
        (二) 教学领导研究的沉寂第35-36页
        (三) 教学领导研究的再度兴盛第36-37页
    四、教学领导的新近关注第37-39页
第四章 对教学领导理论的初步评价与应用建议第39-47页
    一、教学领导理论的价值意蕴第39-41页
    二、教学领导理论的局限第41-44页
        (一) 对教学领导的认识误区第41-42页
        (二) 教学领导的实践困境第42-44页
    三、我国中小学运用教学领导理论的行动策略第44-47页
        (一) 优化领导程序,合理配置教学领导时间第44页
        (二) 转变传统领导观念,走向共享式领导第44-45页
        (三) 完善领导考核制度,注重教学领导绩效第45页
        (四) 发展可持续教学文化,构建学习共同体第45-46页
        (五) 开辟多元沟通渠道,营造支持性的教学环境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第54-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地理课外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下一篇:建国后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李鸿章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