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普通高中实施选修课制度的实践研究--基于宁波市教师和学生认可度的调查

论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1.1.1 普通高中选修课制度政策沿革第10-12页
        1.1.2 高中教育定位——基础+选择论第12页
        1.1.3 课程实施问题的重要性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4页
        1.4.1 国内相关研究第15-22页
        1.4.2 对国外高中选修课的相关研究第22-24页
        1.4.3 评论第24页
    1.5 核心概念界定第24-28页
2 普通高中实施选修课的理论基础分析第28-34页
    2.1 教育选择理论第28-29页
        2.1.1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教育选择的基础第28-29页
        2.1.2 需要理论—教育选择的驱动力第29页
    2.2 课程选择理论第29-34页
        2.2.1 多元智能理论—课程选择的基础第30页
        2.2.2 课程实施原理—课程选择的核心第30-34页
3 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结构分析第34-38页
    3.1 新课改下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结构与以往课改的比较第34-36页
    3.2 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结构与其他各省的比较第36-38页
4 普通高中实施选修课制度的实践—以宁波市为例第38-46页
    4.1 选修课课程设置第38-39页
    4.2 选修课基础建设第39-40页
        4.2.1 选修课基础设施建设第39-40页
        4.2.2 选修课教师队伍建设第40页
    4.3 选修课开课模式第40-42页
        4.3.1 选修课开课时段及学分分布第40-41页
        4.3.2 选修课选课流程第41-42页
    4.4 选修课的开发流程与管理第42-46页
        4.4.1 选修课的开发流程第42-43页
        4.4.2 选修课的管理第43-46页
5 普通高中实施选修课制度的效果与问题——以宁波市为例第46-60页
    5.1 认可度作为衡量选修课制度实施效果的指标第46页
    5.2 调查样本的构成第46-47页
    5.3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47页
    5.4 调查问卷的测量学特性分析第47-50页
        5.4.1 认可度和影响选修课实施因素的数据品质分析第48-49页
        5.4.2 认可度对其主修课程学业成绩的预测数据品质分析第49-50页
    5.5 调查结果分析第50-58页
        5.5.1 学生对开设选修课的认可度第50-52页
        5.5.2 教师对开设选修课的认可度第52-55页
        5.5.3 学生选修课认可度对主修课成绩的预测分析第55-58页
    5.6 总结第58-60页
        5.6.1 初步成效第58-59页
        5.6.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9-60页
6 完善实施普通高中选修课制度的对策与建议第60-65页
    6.1 政府和学校方面第60-62页
    6.2 教师方面第62-63页
    6.3 学生方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A 普通高中选修课实施状况调查(学生问卷)第69-71页
附录B 教师调查问卷第71-73页
附录C 校长、教导主任访谈第73-74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研究--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
下一篇: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地理情感培养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