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以上海市某幼儿园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一)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9-10页 |
(二)个人的亲身感受 | 第10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一)常规 | 第10-11页 |
(二)幼儿园常规 | 第11-12页 |
(三)幼儿园常规教育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理论综述 | 第13-19页 |
(一)关于常规教育理论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二)关于幼儿园常规教育内容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关于常规教育途径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四)关于幼儿园常规教育作用的研究 | 第17-18页 |
(五)关于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批判研究 | 第18-19页 |
四、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0-23页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22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 第23-49页 |
一、教师的观念 | 第23-30页 |
(一)常规教育概念的理解:习惯培养为主 | 第23-24页 |
(二)常规教育的具体内容:生活常规居多 | 第24-28页 |
(三)建立班级常规的目的:便于班级管理 | 第28-29页 |
(四)实施常规教育的困难:家长不配合幼儿常忘记 | 第29-30页 |
二、教师的行为 | 第30-38页 |
(一)常规教育中要求遵守的程度:必须遵守为主 | 第30-31页 |
(二)常规教育的制定及教授方式:专制型居多 | 第31-33页 |
(三)常规教育的监督执行方式:口头语言为主 | 第33-38页 |
三、幼儿的行为 | 第38-43页 |
(一)幼儿执行常规的表现形式 | 第39-40页 |
(二)纠正违规行为后儿童的反映 | 第40-43页 |
四、幼儿的观念 | 第43-49页 |
(一)对常规的理解 | 第43-46页 |
(二)对违反常规的理解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4页 |
一、常规教育的实施内容 | 第49-50页 |
(一)常规教育实施领域分布不均 | 第49页 |
(二)常规具体内容琐碎且繁杂 | 第49-50页 |
二、常规教育的监督执行方式 | 第50-51页 |
(一)常使用命令式语句 | 第50页 |
(二)教师言行不一致 | 第50-51页 |
(三)规则发生变化时未加以说明 | 第51页 |
三、常规教育的幼儿因素 | 第51-53页 |
(一)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制 | 第51-52页 |
(二)幼儿天性特点和个体差异 | 第52-53页 |
四、幼儿家庭因素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提高幼儿园常规教育质量的对策 | 第54-60页 |
一、优化常规教育的实施内容 | 第54-56页 |
(一)合理布局常规教育的实施领域 | 第54页 |
(二)注重幼儿间的同伴交往 | 第54-55页 |
(三)教师要树立以幼儿为主的常规教育观念 | 第55-56页 |
二、采取不同形式的常规教育方法 | 第56-57页 |
(一)聚焦班级文化,打造引导性环境 | 第56-57页 |
(二)表扬示范安慰,采用积极性方式 | 第57页 |
三、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 第57-58页 |
(一)组织幼儿圆桌会议制定常规 | 第57页 |
(二)利用游戏让幼儿理解常规 | 第57-58页 |
(三)帮助幼儿回顾常规 | 第58页 |
四、家长要重视常规教育的作用 | 第58-60页 |
(一)家长规范自己的言行 | 第58-59页 |
(二)与教师及时沟通,形成家园合力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