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理论论文--汽车平顺性和舒适性论文

矿用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优化及整车平顺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1-16页
        1.2.1 动力总成悬置元件的发展第11-13页
        1.2.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的发展现状第13-16页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方法第18-27页
    2.1 悬置系统隔振理论第18-20页
    2.2 动力总成激振力分析第20-22页
        2.2.1 发动机激励分析第20-21页
        2.2.2 激振频率范围第21-22页
    2.3 橡胶悬置元件动力特性第22-24页
    2.4 弹性支承布置形式第24-25页
    2.5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要求第25-26页
    2.6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分析第27-34页
    3.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第27-28页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28-31页
        3.2.1 系统解耦理论第28-30页
        3.2.2 数学模型分析第30-31页
    3.3 悬置系统的仿真分析第31-33页
        3.3.1 ADAMS 软件简介第31-32页
        3.3.2 模型能量解耦分析验证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车架模态分析第34-44页
    4.1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第34-36页
        4.1.1 有限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34-36页
        4.1.2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第36页
    4.2 自卸车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4.2.1 车架模型建立的基本过程第36-37页
        4.2.2 建模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第37-38页
    4.3 自卸车车架模态分析第38-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悬置系统稳健优化第44-57页
    5.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DOE 分析第44-48页
        5.1.1 试验设计方法第44-45页
        5.1.2 设计方案及分析第45-48页
    5.2 约束条件第48-49页
    5.3 基于σ水平的悬置系统稳健性设计第49-56页
        5.3.1 基于σ水平的稳健设计技术构架第49-51页
        5.3.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设计第51-55页
        5.3.3 稳健设计结果验证第55-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6章 整车平顺性分析与优化第57-71页
    6.1 整车系统分析的意义第57页
    6.2 动力总成——自卸车动力学整车模型的建立第57-62页
        6.2.1 车桥与车架动力学建模第58-59页
        6.2.2 悬架系统动力学建模第59-60页
        6.2.3 轮胎与路面的建模第60页
        6.2.4 整车系统动力学模型第60-62页
    6.3 整车振动响应分析第62-64页
        6.3.1 自卸车平顺性的客观评价方法第62页
        6.3.2 怠速工况整车振动响应分析第62-64页
    6.4 整车平顺性优化分析第64-70页
        6.4.1 约束条件与设计变量的确立第64-65页
        6.4.2 试验优化设计方法与分析第65-68页
        6.4.3 多目标优化及分析第68-70页
    6.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致谢第79-80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珠江上游水域挖砂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研究
下一篇:岳阳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