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油豆角的成分及贮藏期病害 | 第11-12页 |
1.1.1 油豆角的成分及营养功能 | 第11-12页 |
1.1.2 油豆角的产量及贮藏病害 | 第12页 |
1.2 油豆角贮期发生病害的种类 | 第12-15页 |
1.2.1 生理性病害 | 第12-14页 |
1.2.2 侵染性病害 | 第14-15页 |
1.3 油豆角采后病害的侵入途径 | 第15-16页 |
1.3.1 潜伏侵染 | 第15页 |
1.3.2 损伤部位侵染 | 第15-16页 |
1.4 影响侵染性病害发病的环境因素 | 第16-17页 |
1.4.1 温度 | 第16页 |
1.4.2 湿度 | 第16页 |
1.4.3 pH值 | 第16-17页 |
1.4.4 气体成分 | 第17页 |
1.5 油豆角贮藏病害防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5.1 油豆角贮藏病害防治方法 | 第17-18页 |
1.5.2 拮抗细菌的抗生作用 | 第18页 |
1.5.3 油豆角贮藏病害防治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页 |
1.7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2 油豆角中主要腐败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第21-30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2.1 油豆角中主要腐败菌的分离 | 第21-22页 |
2.2.2 油豆角中主要腐败菌的筛选 | 第22页 |
2.2.3 油豆角中主要腐败菌的鉴定 | 第22-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29页 |
2.3.1 油豆角中主要腐败菌的分离筛选结果 | 第24-26页 |
2.3.2 油豆角中主要腐败菌菌落与菌体特征 | 第26-27页 |
2.3.3 油豆角中主要腐败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油豆角中生物防腐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第30-40页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30-34页 |
3.2.1 油豆角中生物防腐菌的分离 | 第30-31页 |
3.2.2 油豆角中生物防腐菌的96孔板筛选 | 第31页 |
3.2.3 油豆角中生物防腐菌的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 | 第31-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3.3.1 油豆角中生物防腐菌的稀释涂布分离结果 | 第34页 |
3.3.2 96孔板法高通量筛选油豆角中生物防腐菌的结果 | 第34-36页 |
3.3.3 油豆角中生物防腐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 | 第36页 |
3.3.4 油豆角中生物防腐菌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 第36-37页 |
3.3.5 油豆角中生物防腐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37-39页 |
3.3.6 阴沟肠杆菌的安全性讨论 | 第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生防菌F3对腐败菌抑制及SEM观察 | 第40-46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4.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40-41页 |
4.2.1 阴沟肠杆菌对腐败霉菌的平板对峙 | 第40页 |
4.2.2 阴沟肠杆菌对灰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3 阴沟肠杆菌对腐败细菌的抑菌圈 | 第4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4.3.1 阴沟肠杆菌对腐败霉菌拮抗作用的平板对峙结果 | 第41-42页 |
4.3.2 SEM观察F3对灰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 第42-44页 |
4.3.3 阴沟肠杆菌对腐败细菌的拮抗结果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生防菌最佳培养工艺优化 | 第46-59页 |
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6-47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5.1.2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5.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第47-48页 |
5.2.1 培养基优化 | 第47页 |
5.2.2 培养条件优化 | 第47-4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5.3.1 培养基成分的确定 | 第48-50页 |
5.3.2 培养基组成的响应曲面优化结果 | 第50-55页 |
5.3.3 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 第55-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