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型发动机舱热管理的改进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2章 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 | 第16-30页 |
2.1 流动与传热的基本方程组 | 第16-19页 |
2.1.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16-17页 |
2.1.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17-18页 |
2.1.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18页 |
2.1.4 不可压缩流体的基本方程 | 第18-19页 |
2.2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2.2.1 传热问题和流体控制方程通常的表示形式 | 第19页 |
2.2.2 离散方法 | 第19-20页 |
2.2.3 离散格式 | 第20-22页 |
2.3 流动的物理模型 | 第22-25页 |
2.3.1 湍流模型 | 第22-24页 |
2.3.2 基本流动模型 | 第24-25页 |
2.4 传热模型 | 第25-28页 |
2.4.1 热传导 | 第25-26页 |
2.4.2 热对流 | 第26-27页 |
2.4.3 辐射换热 | 第27-28页 |
2.5 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2.5.1 流动入口边界条件 | 第28页 |
2.5.2 压力出口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2.5.3 壁面边界条件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汽车发动机舱流场分析及改进 | 第30-48页 |
3.1 发动机舱数学模型研究 | 第30-33页 |
3.1.1 散热系统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3.1.2 多孔介质模型 | 第31-32页 |
3.1.3 风扇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3.2 计算域确定及网格划分 | 第33-36页 |
3.2.1 计算域确定 | 第34-35页 |
3.2.2 网格划分 | 第35-36页 |
3.3 仿真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3.3.1 边界条件设定 | 第36页 |
3.3.2 流体进出口边界条件 | 第36页 |
3.3.3 壁面条件 | 第36页 |
3.3.4 发动机舱内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3.3.5 物理模型设定 | 第37页 |
3.4 仿真工况定义及仿真分析 | 第37-40页 |
3.4.1 仿真工况确定 | 第37-38页 |
3.4.2 仿真分析 | 第38-40页 |
3.5 仿真优化及成本优化 | 第40-42页 |
3.5.1 仿真优化 | 第40-41页 |
3.5.2 成本优化 | 第41-42页 |
3.6 仿真验证 | 第42-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发动机舱温度场分析及评价 | 第48-56页 |
4.1 几何模型简述 | 第48页 |
4.2 边界条件 | 第48-50页 |
4.2.1 外部边界 | 第49页 |
4.2.2 内部边界 | 第49-50页 |
4.3 汽车散热性能分析 | 第50-54页 |
4.3.1 工况定义 | 第50页 |
4.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汽车热负荷试验及评价 | 第56-62页 |
5.1 热负荷试验条件及设备 | 第56-57页 |
5.2 热负荷试验 | 第57-59页 |
5.2.1 试验数据布点 | 第57-58页 |
5.2.2 试验数据结果处理 | 第58-59页 |
5.3 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5.4 制定优化方案及仿真 | 第60-61页 |
5.5 优化方案热负荷试验 | 第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