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2-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主要术语释义 | 第16-17页 |
第一章 问题教学法应用现状考察 | 第17-23页 |
第一节 问题教学法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一、教师方面 | 第19-20页 |
二、学生方面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21-23页 |
一、教师缺乏足够的理论修养 | 第21页 |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原则和要求 | 第23-30页 |
第一节 原则 | 第23-26页 |
一、循序渐进原则 | 第23页 |
二、难易适度原则 | 第23-24页 |
三、开放性原则 | 第24-25页 |
四、迁移原则 | 第25-26页 |
五、目的性原则 | 第26页 |
第二节 要求 | 第26-30页 |
一、问题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思考 | 第26-27页 |
二、问题要富含思考价值 | 第27-28页 |
三、问题要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 第28-29页 |
四、问题与问题之间要体现知识间的联系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 第30-39页 |
第一节 课前预习问题教学法 | 第30-33页 |
一、设计课文阅读理解问题 | 第30-31页 |
二、设计作家相关知识问题 | 第31-32页 |
三、设计课外小组讨论问题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课堂讨论问题教学法 | 第33-37页 |
一、检查课前预习问题 | 第33-34页 |
二、教师设计课堂深度讨论问题 | 第34-35页 |
三、学生课堂提问和讨论与老师评议相结合 | 第35-37页 |
第三节 课后问题教学法 | 第37-39页 |
一、设计复习问题 | 第37页 |
二、设计诊断问题 | 第37-38页 |
三、设计拓展问题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一、问题教学法的理论价值 | 第39-40页 |
二、问题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