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2.1 大股东控制理论 | 第14-15页 |
1.2.2 关联交易掏空效应与支持效应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2.3 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2.4 上市公司大股东支持行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1.2.5 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2-2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5 主要贡献 | 第24-25页 |
第2章“掏空”和“支持”行为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25-32页 |
2.1“掏空”和“支持”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6页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6页 |
2.1.3 控制权私人收益理论 | 第26-27页 |
2.1.4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7-28页 |
2.2 关联交易与大股东“掏空”和“支持”行为动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2.3 公司治理结构与关联交易行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29-31页 |
2.3.1 股权集中度与关联交易行为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2.3.2 独立董事比例与关联交易行为研究假设 | 第30页 |
2.3.3 股权制衡度与关联交易行为研究假设 | 第30页 |
2.3.4 所有权性质与关联交易行为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实证设计 | 第32-36页 |
3.1 数据来源及研究样本选择 | 第32页 |
3.2 研究变量设计 | 第32-34页 |
3.2.1 被解释变量定义 | 第32-33页 |
3.2.2 解释变量定义 | 第33页 |
3.2.3 控制变量定义 | 第33-34页 |
3.3 研究模型设计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实证分析 | 第36-46页 |
4.1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4.2 相关性分析 | 第37-44页 |
4.2.1 关联交易的“掏空”与“支持”效应 | 第39-40页 |
4.2.2 公司治理结构与关联交易的“掏空”与“支持”行为 | 第40-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46-52页 |
5.1 本文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0-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