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互动机理分析 | 第17-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大数据 | 第17页 |
2.1.2 通勤交通 | 第17页 |
2.1.3 职住平衡 | 第17-18页 |
2.1.4 职住分离 | 第18页 |
2.1.5 土地混合利用 | 第18-19页 |
2.2 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互动机理 | 第19-22页 |
2.2.1 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宏观互动机理 | 第19-21页 |
2.2.2 通勤交通和职住分布空间互动关系 | 第21页 |
2.2.3 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微观互动机理 | 第21-22页 |
2.3 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互动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2.3.1 职住分布对通勤交通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3.2 交通方面对职住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重庆市职住分布现状及通勤交通现状研究 | 第24-37页 |
3.1 重庆市现状 | 第24-26页 |
3.1.1 主城区城市空间结构 | 第24-25页 |
3.1.2 常住人口空间分布情况 | 第25-26页 |
3.2 数据与方法 | 第26-29页 |
3.2.1 基础数据获取及处理系统 | 第26-27页 |
3.2.2 职住平衡的测算方法 | 第27-29页 |
3.3 重庆市主城区职住分布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3.3.1 居住-就业人口分布情况 | 第29-31页 |
3.3.2 职住分布测算情况 | 第31-33页 |
3.4 主城区片区层面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互动关系 | 第33-34页 |
3.4.1 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3.4.2 小结 | 第34页 |
3.5 重庆市主城区组团层面职住分布与通勤交通互动关系 | 第34-36页 |
3.5.1 现状分析 | 第34-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职住分布对通勤交通的影响分析 | 第37-46页 |
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37-39页 |
4.1.1 研究思路 | 第37-38页 |
4.1.2 技术路线 | 第38-39页 |
4.1.3 数据 | 第39页 |
4.2 总量职住比与通勤时间的相关性检验 | 第39-40页 |
4.3 实际职住比与通勤时间的相关性检验 | 第40-42页 |
4.4 职住距离与通勤时间相关性检验 | 第42-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通勤交通对职住分布的影响分析 | 第46-54页 |
5.1 轨道交通与居民职住分布关系 | 第46-49页 |
5.1.1 轨道交通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5.1.2 轨道交通对居民居住地选择的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5.2 基于问卷调查的轨道交通对职住地影响分析 | 第49-52页 |
5.2.1 对居住地的影响分析 | 第49-51页 |
5.2.2 对职业地的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5.3 基于区位均衡理论的通勤交通对职住地的影响分析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55页 |
6.3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