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前车换道过程的跟驰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经典跟驰理论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换道模型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换道对交通流影响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4 研究现状分析及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2 基于NGSIM的换道过程影响分析 | 第16-32页 |
2.1 实验数据预处理 | 第16-23页 |
2.1.1 实验数据介绍 | 第16-17页 |
2.1.2 换道数据筛选 | 第17-19页 |
2.1.3 原始数据的滤波处理 | 第19-22页 |
2.1.4 换道时间的提取 | 第22-23页 |
2.2 换道对目标车道后车的影响分析 | 第23-28页 |
2.2.1 目标车道后车速度变化显著性分析 | 第24-25页 |
2.2.2 目标车道后车速度波动显著性分析 | 第25-28页 |
2.3 换道对当前车道后车的影响分析 | 第28-31页 |
2.3.1 当前车道后车速度变化显著性分析 | 第28-29页 |
2.3.2 当前车道后车速度波动显著性分析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考虑LM换道刺激的跟驰行为建模 | 第32-48页 |
3.1 双车道跟驰模型理论 | 第32-33页 |
3.2 考虑LM换道刺激的跟驰行为模型 | 第33-37页 |
3.2.1 跟驰安全分析 | 第33-34页 |
3.2.2 LM换道刺激类型 | 第34-35页 |
3.2.3 考虑LM换道刺激的跟驰行为建模 | 第35-37页 |
3.3 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37-40页 |
3.4 LM-FVDM模型数值仿真实验 | 第40-46页 |
3.4.1 车队速度演化分析 | 第40-42页 |
3.4.2 LM-1类换道刺激下模型实验 | 第42页 |
3.4.3 LM-2类换道刺激下模型实验 | 第42-45页 |
3.4.4 LM-3类换道刺激下模型实验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考虑LP间距增益的跟驰行为建模 | 第48-60页 |
4.1 考虑横向分离的跟驰行为建模方法 | 第48-50页 |
4.2 考虑LP间距增益的跟驰行为模型 | 第50-52页 |
4.2.1 跟驰环境分析 | 第50-51页 |
4.2.2 间距增益因子 | 第51-52页 |
4.2.3 考虑LP间距增益的跟驰行为建模 | 第52页 |
4.3 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52-54页 |
4.4 LP-FVDM模型数值仿真实验 | 第54-59页 |
4.4.1 LP行为干扰下车队仿真 | 第54-55页 |
4.4.2 匀速LP行为下模型实验 | 第55-56页 |
4.4.3 加速LP行为下模型实验 | 第56-58页 |
4.4.4 减速LP行为下模型实验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参数标定与模型验证 | 第60-70页 |
5.1 参数标定方法 | 第60-62页 |
5.2 基础FVD模型参数校正 | 第62-63页 |
5.3 驾驶员驾驶风格判别 | 第63-64页 |
5.4 模型效果评价 | 第64-68页 |
5.4.1 LM-FVDM模型效果 | 第64-66页 |
5.4.2 LP-FVDM模型效果 | 第66-67页 |
5.4.3 整体评价 | 第67-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附录 | 第80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第80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