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车联网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交通事件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研究思路及关键问题分析 | 第15-21页 |
2.1 车联网环境概述 | 第15页 |
2.2 交通事件概述 | 第15-16页 |
2.3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2.4 关键问题分析 | 第18-19页 |
2.5 算法评价指标 | 第19-20页 |
2.5.1 交通流平稳性判别算法评价指标 | 第19页 |
2.5.2 交通事件检测算法评价指标 | 第19-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交通流参数离散性分析 | 第21-33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车速离散性 | 第21-22页 |
3.3 车头间距离散性 | 第22页 |
3.4 不同交通状况对交通流参数离散性影响分析 | 第22-31页 |
3.4.1 交通流量对参数离散性影响分析 | 第23-27页 |
3.4.2 交通事件对参数离散性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3.4.3 交通信号灯对参数离散性影响分析 | 第29-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考虑参数离散性的交通流平稳性判别方法 | 第33-49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交通流平稳性概述 | 第33-34页 |
4.2.1 平稳性的原生概念 | 第33-34页 |
4.2.2 平稳性在交通流中的概念 | 第34页 |
4.2.3 交通流平稳性的意义 | 第34页 |
4.3 考虑参数离散性的交通流平稳性模糊综合判别 | 第34-43页 |
4.3.1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 | 第35页 |
4.3.2 算法步骤 | 第35-36页 |
4.3.3 隶属度函数确定 | 第36-43页 |
4.3.4 模糊综合评判 | 第43页 |
4.4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4.4.1 仿真设置 | 第43-45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基于交通流平稳性突变的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方法 | 第49-61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交通流平稳性与交通事件关系概述 | 第49-50页 |
5.3 基于交通流平稳性突变的交通事件检测 | 第50-56页 |
5.3.1 基于均方差模型确定数据最优汇集时间间隔 | 第50-52页 |
5.3.2 突变理论 | 第52-53页 |
5.3.3 均值变点模型 | 第53页 |
5.3.4 最小方差法搜索变点 | 第53-55页 |
5.3.5 基于交通流平稳性突变的交通事件检测算法流程 | 第55-56页 |
5.4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5.4.1 仿真设置 | 第56-58页 |
5.4.2 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