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屏蔽门系统双活塞风井通风换热特性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4-18页
        1.2.1 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2 相关研究的不足第18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2章 地铁空气流动和传热基本理论第20-27页
    2.1 活塞风的形成第20-22页
    2.2 空气流动数学物理模型第22-25页
        2.2.1 空气流动物理模型第22页
        2.2.2 空气流动数学模型第22-25页
    2.3 传热基本原理第25-27页
        2.3.1 热量得失第25页
        2.3.2 风井换热理论基础第25-27页
第3章 活塞风井通风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7-43页
    3.1 计算模型和条件第27-28页
    3.2 活塞风井通风基本特性第28-31页
        3.2.1 活塞风井空气速度特性第28-29页
        3.2.2 活塞风井通风效率第29-31页
    3.3 活塞风井通风特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1-38页
        3.3.1 轨道排热系统的影响第31-35页
        3.3.2 行车对数的影响第35-37页
        3.3.3 风井与车站距离的影响第37-38页
    3.4 活塞风井通风特性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第38-42页
        3.4.1 正交试验设计第39页
        3.4.2 正交试验分析第39-40页
        3.4.3 正交实验分析结果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活塞风井换热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3-49页
    4.1 活塞风井换热计算方法第43-45页
    4.2 活塞风井换热基本特性第45页
    4.3 活塞风井换热特性影响因素研究第45-47页
        4.3.1 轨道排热系统的影响第45-46页
        4.3.2 行车对数的影响第46-47页
        4.3.3 风井位置的影响第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室外温度逐时变化时活塞风井换热特性第49-60页
    5.1 模型参数和室外条件第49页
    5.2 活塞风井对隧道温度分布的影响第49-51页
    5.3 逐时情况下活塞风井换热量第51-54页
        5.3.1 进站风井换热量第52页
        5.3.2 出站风井换热量第52-53页
        5.3.3 活塞风井总换热量第53-54页
    5.4 活塞风井的蓄热情况第54-58页
        5.4.1 计算方法第54-57页
        5.4.2 进站风井蓄热量第57-58页
        5.4.3 出站风井蓄热量第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隧道通风夏季室外等效计算温度第60-66页
    6.1 夏季室外等效计算温度的计算第60-61页
        6.1.1 计算方法第60-61页
        6.1.2 计算过程第61页
    6.2 不同城市夏季室外等效计算温度计算结果分析第61-64页
    6.3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路技术站能力查定及其技术改造研究
下一篇:高速列车液压减振器故障建模与诊断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