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引言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2、研究设计 | 第10-18页 |
2.1 研究目的、目标、理论框架及方法 | 第10-14页 |
2.1.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2.1.2 研究问题网络 | 第11页 |
2.1.3 研究视角/理论框架 | 第11-13页 |
2.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2 个案选取及分析设计 | 第14-15页 |
2.3 研究进程设计 | 第15-16页 |
2.4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3、理论框架 | 第18-30页 |
3.1 国内外关于专业设置的理论分析 | 第18-21页 |
3.1.1 国外对专业设置的理论研究 | 第18-20页 |
3.1.2 国内对专业设置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3.2 高校层面管理专业设置的相关要点 | 第21-30页 |
3.2.1 高等教育主管当局干预专业设置的相关要点 | 第21-23页 |
3.2.2 高校层面管理专业设置的相关测度指标 | 第23-30页 |
4、实证研究过程和结果 | 第30-46页 |
4.1 一般层面实证分析 | 第30-37页 |
4.1.1 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历史沿革 | 第30-33页 |
4.1.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存在问题 | 第33-37页 |
4.2 个案研究测试视角 | 第37-39页 |
4.2.1 校内专业目录制定层面视角 | 第37页 |
4.2.2 专业资源整合层面视角 | 第37页 |
4.2.3 专业开发层面视角 | 第37-38页 |
4.2.4 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层面视角 | 第38页 |
4.2.5 教学实施层面视角 | 第38页 |
4.2.6 学生要素层面视角 | 第38-39页 |
4.3 淮阴工学院专业设置实证测度及其存在问题 | 第39-44页 |
4.4 改进措施建议 | 第44-46页 |
5、结论 | 第46-48页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5.2 研究结论推广意义 | 第47页 |
5.3 有待继续的下一步计划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I:问题调查表──淮阴工学院/学生 | 第52-54页 |
附录 II:高校专业设置状况教师访谈表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页 |